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铱配合物的化学发光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1.1 电致化学发光简介第9-16页
        1.1.1 电致化学发光发展历史第9-10页
        1.1.2 电致化学发光的原理及特点第10-12页
        1.1.3 电致化学发光的分类第12-15页
        1.1.4 电致化学发光的展望第15-16页
    1.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简介第16-23页
        1.2.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发展历史第16-17页
        1.2.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第17-19页
        1.2.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发光试剂第19-21页
        1.2.4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展望第21-23页
第二章 基于苯基喹啉酯的中性铱配合物的 ECL 性质研究第23-36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7页
        2.2.1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24-26页
        2.2.2 实验测试与分析仪器第26-27页
    2.3 铱配合物的合成第27-28页
    2.4 铱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28-29页
    2.5 铱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质第29-35页
        2.5.1 铱配合物的浓度优化第29-30页
        2.5.2 与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质对比第30-32页
        2.5.3 体系的 pH 优化第32页
        2.5.4 对检测物离子的浓度优化第32-33页
        2.5.5 体系溶剂组分的探索第33-34页
        2.5.6 ECL 体系的检测限第34-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基于苯基喹啉酯的离子型铱配合物的 FI-CL 性质研究第36-48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实验部分第36-39页
        3.2.1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36-37页
        3.2.2 实验测试与分析仪器第37-39页
    3.3 铱配合物的合成第39-40页
    3.4 铱配合物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性能测试第40-46页
        3.4.1 实验体系组分优化第40-42页
        3.4.2 对检测物离子的浓度优化第42-43页
        3.4.3 体系的 pH 优化第43-44页
        3.4.4 与联吡啶钌的化学发光性质对比第44-45页
        3.4.5 化学发光体系的检测限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松香类离子型铱配合物的 FI-CL 性质研究第48-60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51页
        4.2.1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48-50页
        4.2.2 实验测试与分析仪器第50-51页
    4.3 铱配合物[Ir (dpq)2(aphen)]PF6的合成第51-52页
    4.4 [Ir (dpq)2(aphen)]PF6的光物理性能第52-53页
    4.5 铱配合物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性质第53-58页
        4.5.1 实验体系组分优化第54-55页
        4.5.2 体系的 pH 优化第55-56页
        4.5.3 对检测物离子的浓度优化第56-57页
        4.5.4 与联吡啶钌的化学发光性质对比第57-58页
        4.5.5 化学发光体系的检测限第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0页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及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苯并噻二唑单元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其在有机电子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