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川某地区铀矿环境安全监测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3 国内外现状 | 第11-13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 第15-16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6-20页 |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17页 |
| 2.1.1 地理位置和交通 | 第16-17页 |
| 2.1.2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 2.1.3 气候条件与人文环境 | 第17页 |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20页 |
| 2.2.1 地质构造 | 第17-18页 |
| 2.2.2 地层岩性 | 第18页 |
| 2.2.3 水文地质 | 第18-20页 |
| 第3章 数据选择与其预处理 | 第20-34页 |
| 3.1 高光谱遥感数据简介 | 第20-22页 |
| 3.2 数据预处理 | 第22-32页 |
| 3.2.1 数据读入 | 第22-23页 |
| 3.2.2 绝对辐射亮度值转换 | 第23-25页 |
| 3.2.3 大气校正 | 第25-28页 |
| 3.2.4 质量差波段去除 | 第28-30页 |
| 3.2.5 几何精校正 | 第30-32页 |
| 3.2.6 图像镶嵌 | 第32页 |
| 3.3 光谱数据预处理成果 | 第32-34页 |
| 第4章 研究区植被光谱特征分析 | 第34-51页 |
| 4.1 地物光谱特征 | 第34-37页 |
| 4.1.1 光谱吸收特征 | 第35-36页 |
| 4.1.2 光谱反射特征 | 第36-37页 |
| 4.2 光谱的特征选择与提取 | 第37-40页 |
| 4.2.1 特征选择 | 第37-39页 |
| 4.2.2 特征提取 | 第39-40页 |
| 4.3 铀尾矿堆的选择 | 第40-41页 |
| 4.4 野外光谱采集 | 第41-42页 |
| 4.5 研究区植被光谱特征及红边位置分析 | 第42-51页 |
| 4.5.1 植被光谱特征 | 第42页 |
| 4.5.2 红边位置分析 | 第42-43页 |
| 4.5.3 尾矿堆分析 | 第43-50页 |
| 4.5.4 波谱分析总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研究区高光谱遥感调查 | 第51-56页 |
| 5.1 研究区环境遥感评价量化指标途径和方法 | 第51-52页 |
| 5.2 研究区环境污染高光谱信息定量识别与提取 | 第52-54页 |
| 5.2.1 最小噪声分离变换 | 第52页 |
| 5.2.2 波谱角匹配 | 第52-53页 |
| 5.2.3 提取结果 | 第53-54页 |
| 5.3 研究区环境安全性评价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