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再审启动主体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0 引言 | 第9-12页 |
1 民事再审启动主体的现状及缺陷分析 | 第12-19页 |
1.1 再审启动主体的现状 | 第12-13页 |
1.1.1 人民法院启动再审 | 第12页 |
1.1.2 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 | 第12页 |
1.1.3 当事人申请再审 | 第12-13页 |
1.2 再审启动主体的缺陷分析 | 第13-19页 |
1.2.1 法院启动再审职权化 | 第13-15页 |
1.2.1.1 违背裁判既判力理论 | 第13-14页 |
1.2.1.2 违背法院中立裁判者身份 | 第14-15页 |
1.2.2 检察院抗诉再审范围宽泛化 | 第15-17页 |
1.2.2.1 侵犯诉权同时令双方诉讼地位失衡 | 第15-16页 |
1.2.2.2 抗诉范围缺乏限制 | 第16页 |
1.2.2.3 浪费司法资源且易引发法检冲突 | 第16-17页 |
1.2.3 当事人申请再审难以实现 | 第17-19页 |
1.2.3.1 公权力的扩张与私权利的萎缩 | 第17-18页 |
1.2.3.2 部分再审事由仍旧难以操作 | 第18-19页 |
2 重构法检机关启动再审的设想 | 第19-23页 |
2.1 取消法院主动启动再审 | 第19-20页 |
2.1.1 不告不理原则的内在要求 | 第19页 |
2.1.2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必然要求 | 第19-20页 |
2.2 保留检察院有限抗诉再审 | 第20-23页 |
2.2.1 严格限制民事抗诉范围 | 第20-21页 |
2.2.2 设置民事抗诉审查程序 | 第21-23页 |
3 构建当事人再审之诉 | 第23-32页 |
3.1 明确界定再审之诉的申请主体 | 第23-24页 |
3.2 合理规范再审之诉的立案与管辖 | 第24-25页 |
3.2.1 再审之诉的立案 | 第24页 |
3.2.2 再审之诉的管辖 | 第24-25页 |
3.3 再度完善细化再审之诉的申请事由 | 第25-29页 |
3.3.1 实体再审事由的再完善 | 第25-28页 |
3.3.2 程序再审事由的再完善 | 第28-29页 |
3.4 建立再审之诉风险提示制度 | 第29-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