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我国刑事和解路径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路径的一般原理 | 第11-12页 |
一、 刑事和解的一般含义 | 第11页 |
二、 刑事和解的法律特征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路径分析 | 第12-15页 |
一、 传统私了解纷方式 | 第12-13页 |
二、 官方主导刑事调解 | 第13-14页 |
三、 官民结合刑事和解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价值评析 | 第15-17页 |
一、 刑事和解是涉讼各方利益契合的最佳途径 | 第15-16页 |
二、 刑事和解是提高刑事司法效率的主要途径 | 第16页 |
三、 刑事和解是构建和谐司法的有效路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刑事和解的障碍分析 | 第17-22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理念障碍 | 第17-20页 |
一、 刑事和解的实体公正性质疑 | 第17-18页 |
二、 刑事和解的程序正当性质疑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现实障碍分析 | 第20-22页 |
一、 刑事和解被告方当事人赔偿力障碍 | 第20页 |
二、 刑事和解方案与法律冲突障碍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刑事和解程序域外考察 | 第22-26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刑事和解程序 | 第22-23页 |
一、 英国 | 第22-23页 |
二、 美国 | 第23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刑事和解程序 | 第23-24页 |
一、 法国 | 第23-24页 |
二、 德国 | 第24页 |
第三节 刑事和解程序比较分析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我国刑事和解程序运行路径探索 | 第26-36页 |
第一节 确立我国刑事和解程序运行路径的指导思想 | 第26-29页 |
一、 秉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第26-27页 |
二、 强调公正与效率兼顾理念 | 第27-28页 |
三、 坚持程序正义理念 | 第28-29页 |
四、 借鉴恢复性司法理念 | 第29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和解程序运行新路径思考 | 第29-36页 |
一、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的检调对接 | 第29-31页 |
二、 法院审判阶段庭前会议中的诉调对接 | 第31-32页 |
三、 与附带民事诉讼的衔接 | 第32-35页 |
四、 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开展刑事和解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