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3-30页 |
一、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 第13-21页 |
1、Ox-LDL的生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2、OxLDL在巨噬细胞中的代谢 | 第16-19页 |
2.1、OxLDL的摄取和降解 | 第16-17页 |
2.2、Ox-LDL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17-19页 |
2.2.1 诱导巨噬细胞的黏附、趋化和分化 | 第17-18页 |
2.2.2 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 第18页 |
2.2.3、对巨噬细胞增殖的调控 | 第18-19页 |
2.2.4、Ox-LDL诱导巨噬细胞的凋亡 | 第19页 |
3、OxLDL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第19-20页 |
4、OxLDL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 第20页 |
5、OxLDL对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因子及前列腺素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途径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21-24页 |
1、NF-κB是调控基因转录的重要因子 | 第21-22页 |
2、动脉粥样硬化灶中存在活化的 | 第22-23页 |
3、NF-κB调控动脉粥样硬化 | 第23-24页 |
3.1、NF-κB与炎性分子 | 第23页 |
3.2、NF-κB与单核细胞的募集 | 第23-24页 |
3.3、NF-κB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生 | 第24页 |
三、锌指蛋白A20 | 第24-28页 |
1、A20的理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24-25页 |
2、A20对机体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 | 第25-26页 |
3、A20调控炎症的分子机制 | 第26-28页 |
四、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47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1、菌株与质粒 | 第30页 |
2、实验用大鼠与放射性核素 | 第30页 |
3、限制性内切酶及修饰酶 | 第30页 |
4、试剂盒 | 第30页 |
5、实验用抗体 | 第30-31页 |
6、其它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31页 |
7、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31-47页 |
1、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制备 | 第31-32页 |
2、质粒的转化和扩增 | 第32页 |
3、质粒提取和纯化 | 第32-33页 |
4、质粒的鉴定 | 第33页 |
5、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和检测 | 第33-35页 |
5.1、重组腺病毒毒株 | 第33页 |
5.2、重组腺病毒的制备 | 第33-35页 |
5.2.1、备用细胞的储备 | 第33页 |
5.2.2、建立备用病毒 | 第33-34页 |
5.2.3、重组腺病毒Ad-GFP和Ad-A20的生产 | 第34页 |
5.2.4、病毒纯化 | 第34-35页 |
5.2.5、重组腺病毒质量检测 | 第35页 |
6、AdA20转染RAW264.7细胞与VSMC后A20基因表达持续时间检测 | 第35页 |
7、细胞培养 | 第35-36页 |
7.1、细胞传代的操作方法 | 第36页 |
7.2、细胞冻存的操作方法 | 第36页 |
7.3、细胞复苏的操作方法 | 第36页 |
8、正常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 | 第36-38页 |
8.1、VSMC原代培养 | 第36-37页 |
8.2、VSMC传代培养 | 第37页 |
8.3、VSMC的冻存与复苏 | 第37-38页 |
8.3.1、VSMC冻存 | 第37页 |
8.3.2、肌细胞鉴定 | 第37-38页 |
9、MTT分析 | 第38页 |
10、~3H-TdR | 第38页 |
11、VSMC迁移能力变化的检测 | 第38-39页 |
1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 第39页 |
13、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39-40页 |
13.1、Hochest 33258染色 | 第39-40页 |
13.2、流式细胞术分析 | 第40页 |
13.3、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40页 |
14、线粒体膜电位分析 | 第40页 |
15、线粒体提取 | 第40-41页 |
16、Western-blotting印迹 | 第41-44页 |
16.1、细胞裂解 | 第41页 |
16.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41-43页 |
16.2.1、灌制分离胶: | 第41-42页 |
16.2.2、灌制浓缩(堆积)胶: | 第42页 |
16.2.3、制备样品和上样: | 第42页 |
16.2.4、电泳: | 第42-43页 |
16.2.5、染色: | 第43页 |
16.3、免疫印迹 | 第43-44页 |
17、电泳迁移实验EMSA | 第44-45页 |
17.1、核蛋白的提取 | 第44页 |
17.2、探针的标记与纯化 | 第44页 |
17.3、探针的纯化 | 第44-45页 |
17.4、测定探针的放射活性 | 第45页 |
17.5、凝胶迁移阻滞法测定NF-κB | 第45页 |
18、报告基因转录活性的检测 | 第45-46页 |
19、细胞的泡沫化实验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74页 |
一、A20对RAW264.7细胞的作用 | 第47-66页 |
1、A20基因穿梭质粒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2、A20基因重组腺病毒的产生 | 第48页 |
3、Ad-A20的扩增与滴度测定 | 第48-49页 |
3.1、Ad-A20的扩增: | 第48-49页 |
3.2、Ad-A20收集、纯化: | 第49页 |
3.3、倍比稀释法测定: | 第49页 |
4、A20对OxLDL诱导的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 第49-51页 |
5、A20对OxLDL介导的RAW264.7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 第51-52页 |
5.1、细胞形态的观察 | 第51页 |
5.2、MTT分析 | 第51-52页 |
6、A20对OxLDL介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52-55页 |
6.1、Hochest 33258染色 | 第52-53页 |
6.2、细胞DNA含量分析 | 第53页 |
6.3、DNA ladder分析 | 第53-55页 |
7、A20对OxLDL介导的细胞周期及相关周期蛋白的作用 | 第55-56页 |
8、A20对OxLDL介导的RAW264.7细胞Caspase激活的影响 | 第56-59页 |
9、A20对OxLDL介导的RAW264.7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 | 第59-62页 |
10、A20对OxLDL介导的RAW264.7细胞Fas/FasL凋亡通路的影响 | 第62-63页 |
11、A20对OxLDL介导的MCP-1表达的影响 | 第63-64页 |
12、A20对OxLDL诱导的MMPs表达的影响 | 第64-65页 |
13、A20对OxLDL介导的RAW264.7细胞泡沫化的影响 | 第65-66页 |
二、A20对VSMC的作用 | 第66-74页 |
1、大鼠VSMC的培养及鉴定 | 第66页 |
1.1、细胞的生长特征 | 第66页 |
1.2、培养细胞的纯化和鉴定 | 第66页 |
2、A20对OxLDL诱导的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 第66-68页 |
3、A20对VSMC增殖的影响 | 第68-69页 |
3.1、MTT分析 | 第68-69页 |
3.2、DNA合成分析 | 第69页 |
4、A20对OxLDL诱导的VSMC迁移的影响 | 第69-70页 |
5、A20对OxLDL介导的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 第70-72页 |
6、A20对OxLDL诱导的MMP-2、MMP-9以及MCP-1的影响 | 第72-74页 |
讨论 | 第74-90页 |
一、A20抑制OxLDL介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 | 第74-75页 |
二、A20通过不同机制抑制OxLDL所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凋亡 | 第75-82页 |
1、A20的表达抑制OxLDL介导的NF-κB的激活而抑制细胞凋亡发生 | 第75-76页 |
2、A20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而抑制OxLDL所诱导的细胞的凋亡 | 第76-77页 |
3、A20通过阻断Caspase活化的外源性途径而抑制OxLDL所诱导的细胞的凋亡 | 第77-79页 |
4、A20通过阻断线粒体通路而抑制OxLDL所诱导的细胞的凋亡 | 第79-80页 |
5、A20通过阻断Fas/FasL通路而抑制OxLDL所诱导的细胞的凋亡 | 第80-82页 |
三、A20的表达抑制MMP-2、MMP-9在OxLDL激活的巨噬细胞中的水平 | 第82-83页 |
四、A20的表达抑制MCP-1的表达与转录而逆转巨噬细胞泡沫化 | 第83-84页 |
五、A20抑制VSMC增殖与迁移 | 第84-90页 |
1、A20的表达抑制VSMC增殖与迁移 | 第84-85页 |
2、A20抑制OxLDL介导的VSMC NF-κB信号 | 第85-86页 |
3、A20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而影响细胞周期抑制OxLDL介导的VSMC增殖 | 第86-87页 |
4、A20通过抑制OxLDL介导的MMP-2、MMP-9、MCP-1的表达而抑制VSMC迁移 | 第87-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3页 |
文献综述 | 第103-117页 |
英文名词及缩写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个人简历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