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3,3,5,5-联苯四甲酸配体构建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概念及含义第11页
    1.2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1-13页
        1.2.1 水热法第12页
        1.2.3 溶剂热法第12页
        1.2.4 扩散法第12页
        1.2.5 挥发法第12-13页
        1.2.6 离子热法第13页
    1.3 金属有机配合物构建的影响因素第13-17页
        1.3.1 有机配体的影响第13-15页
        1.3.2 金属中心离子第15页
        1.3.3 溶剂的影响第15-16页
        1.3.4 pH和温度的影响第16页
        1.3.5 模板分子的影响第16-17页
    1.4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应用第17-19页
        1.4.1 气体吸附和存储第17-18页
        1.4.2 催化剂第18页
        1.4.3 药物缓释第18-19页
        1.4.4 光学传感第19页
    1.5 基于联苯四羧酸类配体构建的配合物的研究概况第19-25页
    1.6 本文研究工作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锌、稀土-联苯四甲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吸附性第27-49页
    2.1 前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0页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28页
        2.2.2 配合物的合成第28-29页
        2.2.3 单晶结构的测定第29-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42页
        2.3.2 配合物[Zn_2(BPTC)]_n (1)的晶体结构描述与讨论第30-33页
        2.3.3 配合物[Er(BPTC)·(H_2O)]_n (2)的晶体结构描述与讨论第33-37页
        2.3.4 配合物[Tb(HBPTC)(HCOO)]_n (3)和配合物[Ho(HBPTC)(HCOO)]_n (4)的晶体结构描述与讨论第37-42页
    2.4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第42-48页
        2.4.1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2页
        2.4.2 配合物的纯度分析第42-43页
        2.4.3 配合物 1, 2, 3 的热稳定性研究第43-45页
        2.4.4 配合物1的吸附性质研究第45-48页
    2.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稀土金属-联苯四甲酸配合物的结构及荧光性质第49-67页
    3.1 前言第49页
    3.2 实验部分第49-51页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49-50页
        3.2.2 配合物的合成第50-51页
        3.2.3 单晶结构的测定第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61页
        3.3.1 配合物[Tb1.5(BPTC)_(1.5)·2H_2O·2CH_3CH_2OH]_n (5)的晶体结构描述与讨论第51-54页
        3.3.2 配合物[Ho(BPTC)·5H_2O]_n (6)的晶体结构描述与讨论第54-57页
        3.3.3 配合物{[Gd_3(BPTC)_2(HCOO)_2(H2O)_2]·NH_2(CH_3)_2}_n (7)的晶体结构描述与讨论第57-61页
    3.4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第61-65页
        3.4.1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61页
        3.4.2 配合物的纯度分析第61-62页
        3.4.3 配合物 5、6 的热稳定性研究第62-64页
        3.4.4 配合物的固态荧光发光性能研究第64-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溶剂对联苯四甲酸与Mn(II)自组装的影响第67-87页
    4.1 前言第67页
    4.2 实验部分第67-73页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67-68页
        4.2.2 配合物的合成第68-69页
        4.2.3 单晶结构的测定第69-73页
    4.3 晶体结构分析第73-80页
        4.3.1 配合物{[Mn_2(BPTC)(DMF)_2(H_2O)]·DMF}_n (8)第73-75页
        4.3.2 配合物{[Mn_2(BPTC)(DMA)_2(H_2O)]·(DMA)}_n (9)第75-77页
        4.3.3 配合物[Mn_2 (BPTC)(H_2O)_2]_n (10)第77-79页
        4.3.4 配合物{Mn(BPTC)·([EMIM]Br)_2·2[EMIM]}_n (11)第79-80页
    4.4 配合物性质研究第80-84页
        4.4.1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80-81页
        4.4.2 配合物的纯度分析第81页
        4.4.3 配合物 8, 9, 10, 11的热稳定性研究第81-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致谢第95-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吉股份重组前后盈余质量比较研究
下一篇:氨在镍单原子层负载催化剂上的分解机理及催化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