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论《老无所依》的暴力书写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2-23页 |
一、科马克·麦卡锡生平及创作概况 | 第12-14页 |
(一) 生平 | 第12-13页 |
(二) 创作概况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三、选题意义 | 第20-23页 |
第一章 《老无所依》的暴力语境 | 第23-33页 |
第一节 《老无所依》与越战后的美国西部社会 | 第23-27页 |
一、科马克·麦卡锡笔下的西部世界 | 第24-26页 |
二、《老无所依》的创作语境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平原上的城市》的终曲” | 第27-33页 |
一、对美国西部神话的彻底瓦解 | 第28-30页 |
二、暴力西部映照下失落的美国文明 | 第30-33页 |
第二章 暴力语境下“老无所依”的“边缘人” | 第33-47页 |
第一节 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徘徊者 | 第33-40页 |
一、深受战争创伤的孤独灵魂 | 第34-35页 |
二、远离现实世界的“流浪者” | 第35-40页 |
第二节 信仰失落下的自我追寻者 | 第40-47页 |
一、试图拯救世界的正义信仰者 | 第40-43页 |
二、迷失在金钱诱惑下的“堕落者” | 第43-44页 |
三、上帝和撒旦的自诩者 | 第44-47页 |
第三章 暴力世界的艺术表现 | 第47-61页 |
第一节 生存困境下的嘲弄和反讽 | 第47-56页 |
一、摩斯在绝境中的自我解嘲 | 第48-50页 |
二、齐格的冷幽默对世界的嘲讽 | 第50-52页 |
三、贝尔独白的反讽寓意 | 第52-56页 |
第二节 无法逃脱的命运怪圈 | 第56-61页 |
一、追逐——逃亡的循环与错位 | 第56-58页 |
二、错位下人的“动物化”处境 | 第58-61页 |
第四章 重构“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 第61-72页 |
第一节 透视“老无所依”的暴力根源 | 第61-66页 |
一、呼吁人性的回归与救赎 | 第61-63页 |
二、反思充满暴力的历史重负 | 第63-66页 |
第二节 追寻“老有所依”的精神国度 | 第66-72页 |
一、科马克·麦卡锡对“老有所依”的定义 | 第66-68页 |
二、《老无所依》对“家”的建构 | 第68-72页 |
结语 | 第72-76页 |
一、作者科马克·麦卡锡对暴力的认知 | 第72-74页 |
二、《老无所依》的启示意义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