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6页 |
1.0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 商品住宅前期定价相关理论 | 第9-13页 |
1.1.1 商品住宅价格的形成 | 第9-11页 |
1.1.2 前期策划阶段的价格定位 | 第11-13页 |
1.2 商品住宅前期定价的主要方法 | 第13-18页 |
1.2.1 成本导向定价法 | 第13-14页 |
1.2.2 需求导向定价法 | 第14-16页 |
1.2.3 竞争导向定价法 | 第16-18页 |
1.3 国内外商品住宅定价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概述 | 第22-25页 |
1.4.1 专家会议法 | 第22页 |
1.4.2 德尔菲法 | 第22-23页 |
1.4.3 强制确定法 | 第23-24页 |
1.4.4 分层法 | 第24-25页 |
1.5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1.5.3 叙述思路 | 第25-26页 |
第2章 确定商品住宅定价的影响因素 | 第26-32页 |
2.1 商品住宅定价的影响因素 | 第26页 |
2.2 区域因素 | 第26-30页 |
2.2.1 行业情况 | 第28-29页 |
2.2.2 企业因素 | 第29-30页 |
2.2.3 项目自身 | 第30页 |
2.3 应用德尔菲法选取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 | 第30-32页 |
第3章 建立商品住宅定价的分层法结构模型 | 第32-36页 |
3.1 建立商品住宅定价分层法结构模型 | 第32-33页 |
3.2 强制确定法确定权重 | 第33-35页 |
3.2.1 数据收集 | 第33-34页 |
3.2.2 求和法计算同层级因素相对权重 | 第34-35页 |
3.3 确定各层次综合权重 | 第35-36页 |
第4章 待估项目价格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及价格计算方法 | 第36-42页 |
4.1 专家会议法确定各因素评价方法 | 第36-41页 |
4.1.1 C1的评价方法 | 第36页 |
4.1.2 C2的评价方法 | 第36页 |
4.1.3 C3的评价方法 | 第36-37页 |
4.1.4 C4的评价方法 | 第37页 |
4.1.5 C5的评价方法 | 第37-38页 |
4.1.6 C6的评价方法 | 第38页 |
4.1.7 C7的评价方法 | 第38-39页 |
4.1.8 C8的评价方法 | 第39-40页 |
4.1.9 C9的评价方法 | 第40页 |
4.1.10 C10的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4.2 确定待估项目价格的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第5章 实例验证 | 第42-49页 |
5.1 待估项目介绍 | 第42页 |
5.2 定价对象评价 | 第42-45页 |
5.2.1 区域经济水平状况 | 第42-43页 |
5.2.2 交通便利程度 | 第43页 |
5.2.3 项目周边配套设施情况 | 第43页 |
5.2.4 周边情况 | 第43页 |
5.2.5 行业环境 | 第43-44页 |
5.2.6 行业环境 | 第44页 |
5.2.7 户型 | 第44页 |
5.2.8 容积率 | 第44页 |
5.2.9 景观环境状况 | 第44-45页 |
5.2.10 社区内配套设施情况 | 第45页 |
5.3 典型案例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45-48页 |
5.4 定价对象价格计算与偏差分析 | 第48-49页 |
5.4.1 价格计算 | 第48页 |
5.4.2 偏差分析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6.1 结论 | 第49页 |
6.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一 | 第53-55页 |
附录二 | 第55-57页 |
附录三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