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0-11页 |
1.2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单调荷载下钢管混凝土构件性能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往复荷载下钢管混凝土构件抗震性能研究 | 第13-15页 |
1.2.3 环境锈蚀下钢管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酸雨腐蚀后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有限元计算 | 第17-36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试验概况 | 第17-24页 |
2.2.1 酸雨腐蚀后钢材拉伸试验 | 第17-21页 |
2.2.2 酸雨腐蚀后钢管混凝土柱低周往复试验 | 第21-24页 |
2.3 ABAQUS有限元模型 | 第24-28页 |
2.3.1 材料本构关系 | 第24-26页 |
2.3.2 基本假设 | 第26页 |
2.3.3 相互作用与网格划分 | 第26-27页 |
2.3.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法 | 第27-28页 |
2.4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 第28-35页 |
2.4.1 他人往复荷载下未腐蚀钢管混凝土柱试验结果有限元计算 | 第28-30页 |
2.4.2 本课题组往复荷载下酸雨腐蚀后钢管混凝土柱试验结果有限元计算 | 第30-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酸雨腐蚀后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随锈蚀率变化规律 | 第36-70页 |
3.1 概述 | 第36页 |
3.2 酸雨腐蚀后圆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随腐蚀率变化规律 | 第36-52页 |
3.2.1 滞回曲线随锈蚀率变化规律 | 第37-41页 |
3.2.2 骨架曲线随锈蚀率变化规律 | 第41-45页 |
3.2.3 刚度退化随锈蚀率变化规律 | 第45-49页 |
3.2.4 滞回耗能随锈蚀蚀率变化规律 | 第49-52页 |
3.3 酸雨腐蚀后方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随腐蚀率变化规律 | 第52-68页 |
3.3.1 滞回曲线随锈蚀率变化规律 | 第53-57页 |
3.3.2 骨架曲线随锈蚀率变化规律 | 第57-62页 |
3.3.3 刚度退化随锈蚀率变化规律 | 第62-65页 |
3.3.4 滞回耗能随锈蚀率变化规律 | 第65-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酸雨腐蚀后圆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 | 第70-92页 |
4.1 概述 | 第70页 |
4.2 有限元模型 | 第70-73页 |
4.2.1 材料本构关系 | 第70-71页 |
4.2.1.1 钢材本构关系 | 第70-71页 |
4.2.1.2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71页 |
4.2.2 基本假设 | 第71页 |
4.2.3 相互作用 | 第71-72页 |
4.2.4 边界条件 | 第72页 |
4.2.5 网格 | 第72-73页 |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73-77页 |
4.4 全过程分析 | 第77-78页 |
4.5 轴压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 | 第78-90页 |
4.6 组合弹性模量 | 第90-9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酸雨腐蚀后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 | 第92-101页 |
5.1 概述 | 第92页 |
5.2 有限元模型 | 第92-94页 |
5.2.1 材料本构关系 | 第92页 |
5.2.2 基本假设 | 第92-93页 |
5.2.3 相互作用 | 第93页 |
5.2.4 边界条件 | 第93页 |
5.2.5 网格 | 第93-94页 |
5.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94-97页 |
5.3.1 破坏模态 | 第95页 |
5.3.2 荷载-轴向位移及荷载-外钢管应变曲线 | 第95-97页 |
5.4 全过程分析 | 第97-98页 |
5.5 轴压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98-100页 |
5.5.1 参数分析 | 第98-99页 |
5.5.2 计算公式 | 第99-10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101-104页 |
6.1 主要工作回顾 | 第101-102页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