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状况综述 | 第10-13页 |
·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在建设施工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11-12页 |
·AHP、TOPSIS的研究发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概述 | 第15-32页 |
·IEEE、ISM标准 | 第15-17页 |
·IEEE标准 | 第15-16页 |
·ISM频段 | 第16-17页 |
·多种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概述 | 第17-28页 |
·条形码 | 第17-18页 |
·RFID | 第18-20页 |
·GPS | 第20-22页 |
·蓝牙 | 第22-23页 |
·UWB | 第23-24页 |
·Wi-Fi | 第24-25页 |
·ZigBee | 第25-26页 |
·视频影像技术 | 第26-28页 |
·激光扫描(LADAR,laser distance and ranging)技术 | 第28页 |
·嵌入式感应器 | 第28页 |
·定位原理 | 第28-31页 |
·根据到达角度测量法(AOA) | 第28-29页 |
·接受信号强度指示测量方法(RSSI) | 第29-30页 |
·根据到达时间测量方法(TOA) | 第30页 |
·根据到达时间差测量方法(TDOA) | 第30-31页 |
·识别码定位法(CI)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的应用研究 | 第32-50页 |
·利用掌上电脑和条形码技术来提高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的研究 | 第32-35页 |
·背景介绍 | 第32-33页 |
·实验验证方法和过程 | 第33-34页 |
·实验总结 | 第34-35页 |
·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广州一个MTR的应用案例 | 第35-42页 |
·背景介绍 | 第35-36页 |
·实验验证方法和过程 | 第36-41页 |
·实验总结 | 第41-42页 |
·UWB技术对于劳动力、设备和材料的自动实时三维定位和跟踪 | 第42-49页 |
·背景介绍 | 第42-44页 |
·实验验证方法和过程 | 第44-47页 |
·实验总结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6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0-51页 |
·常用的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的指标 | 第51-59页 |
·条形码技术指标 | 第51-52页 |
·RFID技术指标 | 第52-53页 |
·GPS技术指标 | 第53-54页 |
·蓝牙技术指标 | 第54-55页 |
·UWB技术指标 | 第55-56页 |
·Wi-Fi技术指标 | 第56-57页 |
·ZigBee技术指标 | 第57页 |
·视频影像技术指标 | 第57-58页 |
·激光扫描技术技术指标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施工现场自动化定位跟踪技术的决策支持 | 第60-70页 |
·AHP、TOPSIS、模糊理论概述 | 第60-64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60页 |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 第60-61页 |
·模糊理论 | 第61-64页 |
·决策支持模型构建过程 | 第64-69页 |
·AHP确定指标权重 | 第64-66页 |
·基于TOPSIS的决策支持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决策支持方法的应用 | 第70-82页 |
·应用背景 | 第70页 |
·决策评价过程 | 第70-80页 |
·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71-76页 |
·用TOPSIS方法对方案进行评价 | 第76-80页 |
·决策模型的实际应用介绍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