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人工加固地基论文

深厚结构性软土部分处理地基固结沉降性状及工程应用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软土的结构性第11-14页
    1.3 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第14-17页
    1.4 竖井地基排水固结理论及沉降计算方法第17-25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5-27页
第二章 结构性软土的压缩性及其地基沉降第27-44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软土的结构性特点第27-33页
    2.3 结构性软土的压缩特性第33-41页
    2.4 结构性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第41-42页
    2.5 深厚结构性软土地基设计方法第42-43页
    2.6 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未打穿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第44-53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加固区沉降计算第45-46页
    3.3 下卧层沉降计算第46-47页
    3.4 工程实例分析第47-51页
    3.5 基于沉降控制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第51-52页
    3.6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结构性软土竖井地基一维等效固结方法第53-66页
    4.1 引言第53-54页
    4.2 考虑土结构损伤的竖井地基一维等效固结计算方法第54-56页
    4.3 竖井地基三维固结和一维等效固结的透水性比较第56-60页
    4.4 竖井地基三维固结与一维等效固结解的比较第60-65页
    4.5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未打穿竖井超载预压地基固结性状分析第66-87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未打穿竖井地基超载预压固结沉降机理第66-68页
    5.3 多级等速加、卸载情况下未打穿竖井地基孔压解析解第68-73页
    5.4 饱和土卸载一维吸水固结理论第73-78页
    5.5 一维吸水固结回弹变形的计算第78-80页
    5.6 结构性软土一维固结沉降计算第80-81页
    5.7 关于卸载控制标准的多因素分析第81-86页
    5.8 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工程实例及典型地基处理方法的比较第87-111页
    6.1 工程概况第87-89页
    6.2 超载预压处理的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的比较第89-96页
    6.3 深层水泥搅拌桩法与超载预压法的比较第96-104页
    6.4 正常堆载预压与超载预压方法的比较第104-107页
    6.5 深层水泥搅拌桩法与正常堆载预压方法的比较第107-109页
    6.6 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第109-110页
    6.7 小结第110-11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111-114页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11-113页
    7.2 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附录1: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第123-124页
附录2: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目录第124-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激光场中激发态氖原子的辐射研究
下一篇:染料分子在反胶束中的超快时间分辨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