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窃型盗窃司法认定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序言 | 第10-11页 |
| 一、扒窃型盗窃的司法认定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6页 |
| (一)扒窃型盗窃司法认定的现状 | 第11-12页 |
| (二)扒窃型盗窃司法认定的问题 | 第12-16页 |
| 二、研究方法、样本选择与基本分析框架 | 第16-20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二)样本选择 | 第17-18页 |
| (三)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 三、扒窃型盗窃定罪情节的司法认定 | 第20-28页 |
| (一)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情节 | 第20-22页 |
| 1.“随身携带”的情节认定 | 第21页 |
| 2.“公共场所”的情节认定 | 第21-22页 |
| (二)作为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情节 | 第22-24页 |
| (三)定罪情节司法认定的评析 | 第24-28页 |
| 1.评价根据 | 第24-25页 |
| 2.评价结论 | 第25-28页 |
| 四、扒窃型盗窃量刑情节的司法认定 | 第28-50页 |
| (一)扒窃型盗窃特殊量刑情节的基本内容 | 第28-36页 |
| (二)扒窃型盗窃特殊量刑情节的认定 | 第36-46页 |
| (三)量刑情节司法认定的评析 | 第46-50页 |
| 1.评价根据 | 第46-47页 |
| 2.评价结论 | 第47-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