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32页 |
综述一 线叶金雀花的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综述二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致神经功能缺损的行为学评价研究概述 | 第25-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前言 | 第32-33页 |
实验研究 | 第33-71页 |
第一部分 线叶金雀花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 第33-53页 |
实验一 线叶金雀花对MCAO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的影响 | 第33-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1 材料 | 第33页 |
2 方法 | 第33-35页 |
3 数据统计 | 第35页 |
结果 | 第35-38页 |
1.1 线叶金雀花对MCAO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 第35-36页 |
1.2 线叶金雀花对MCAO小鼠脑组织梗死体积的影响 | 第36-38页 |
实验二 线叶金雀花对MCAO小鼠行走协调能力的影响 | 第38-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1 材料 | 第38页 |
2 方法 | 第38-39页 |
3 数据统计 | 第39-40页 |
结果 | 第40-42页 |
实验三 线叶金雀花对MCAO小鼠感觉功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1 材料 | 第42页 |
2 方法 | 第42-43页 |
3 数据统计 | 第43-44页 |
结果 | 第44-46页 |
实验四 线叶金雀花对MCAO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第46-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1 材料 | 第46页 |
2 方法 | 第46-48页 |
3 数据统计 | 第48页 |
结果 | 第48-52页 |
1 定位航行 | 第48-49页 |
2 空间探索 | 第49-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第二部分 线叶金雀花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 第53-71页 |
实验一 线叶金雀花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抗氧化损伤保护机制研究 | 第53-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7页 |
1 材料 | 第53页 |
2 方法 | 第53-57页 |
3 数据统计 | 第57页 |
结果 | 第57-62页 |
1 造模一周后各氧化指标测定结果 | 第57-60页 |
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 | 第57-58页 |
1.2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 | 第58页 |
1.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结果 | 第58-59页 |
1.4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结果 | 第59页 |
1.5 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测定结果 | 第59-60页 |
2 造模二周后各氧化指标测定结果 | 第60-62页 |
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 | 第60页 |
2.2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 | 第60-61页 |
2.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结果 | 第61页 |
2.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测定结果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实验二 线叶金雀花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抗炎症保护机制研究 | 第63-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6页 |
1 材料 | 第63页 |
2 方法 | 第63-65页 |
3 数据统计 | 第65-66页 |
结果 | 第66-70页 |
1 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结果 | 第66-67页 |
2 小鼠白介素1β(1L-1β)测定结果 | 第67-68页 |
3 小鼠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测定结果 | 第68-69页 |
4 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测定结果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