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晶态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59页
    1.1 配位聚合物概述第11-19页
        1.1.1 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第11-18页
        1.1.2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第18-19页
    1.2 配位聚合物的组装第19-24页
        1.2.1 配体构型的选择第19-21页
        1.2.2 中心金属离子种类第21-22页
        1.2.3 反应条件对结构的影响第22-24页
    1.3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特点第24-36页
        1.3.1 配合物结构的可修饰性第24-27页
        1.3.2 配位聚合物结构中的缠结网络第27-33页
        1.3.3 柔性多孔配位聚合物框架第33-36页
    1.4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研究第36-50页
        1.4.1 吸附与分离材料第36-41页
        1.4.2 化学传感器第41-43页
        1.4.3 催化材料第43-45页
        1.4.4 荧光材料第45-47页
        1.4.5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第47-48页
        1.4.6 生物医药应用第48-50页
    1.5 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的研究进展第50-56页
        1.5.1 多酸化学简介第50页
        1.5.2 多酸基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第50-56页
    1.6 选题依据和目的第56-57页
    1.7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第57-59页
第二章 基于 1,3,5-均苯三甲酸和三氮唑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第59-79页
    2.1 引言第59-60页
    2.2 化合物 1-5 的合成第60-61页
    2.3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第61-63页
    2.4 结构讨论第63-75页
    2.5 化合物 1-5 的性质研究第75-78页
    2.6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三章 基于季戊四(4-羧基苯氧基)配体的多孔Cd~(II)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第79-92页
    3.1 引言第79-80页
    3.2 化合物 6-8 的合成第80页
    3.3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第80-84页
    3.4 结构讨论第84-89页
    3.5 化合物 6-8 的性质研究第89-91页
    3.6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四章 基于对苯二甲酸配体的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第92-103页
    4.1 引言第92-93页
    4.2 化合物 9-10的合成第93页
    4.3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第93-95页
    4.4 结构讨论第95-99页
    4.5 化合物 9-10的性质研究第99-102页
    4.6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五章 基于多酸和氮杂环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第103-149页
    5.1 引言第103-104页
    5.2 以氮杂环配体和Dawson型[P_2W_(18)O_(62)]~(6-)多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第104-120页
        5.2.1 化合物 11-14的合成第104-105页
        5.2.2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第105-107页
        5.2.3 结构讨论第107-114页
        5.2.4 化合物 11-14的性质研究第114-120页
    5.3 以 1,2,4-三氮唑配体和Keggin型多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第120-135页
        5.3.1 化合物 15-18的合成第120-121页
        5.3.2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第121-127页
        5.3.3 结构讨论第127-130页
        5.3.4 化合物 15-18的性质研究第130-135页
    5.4 以柔性氮杂环配体和Keggin型多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第135-148页
        5.4.1 化合物 19-21的合成第135-136页
        5.4.2 X-射线衍射晶体学数据第136-137页
        5.4.3 结构讨论第137-144页
        5.4.4 化合物 19-21的性质研究第144-148页
    5.5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第六章 结论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5页
致谢第165-166页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吡啶衍生物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的单晶—单晶转变研究
下一篇:多金属氧酸盐纳米晶功能材料开发及光伏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