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世界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概况论文

农业风险管理中政府介入问题研究--理论、方式与政策选择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3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2-13页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3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第13-17页
        1.4.1 国外相关研究及评述第13-15页
        1.4.2 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第15-17页
    1.5 研究方法与分析的逻辑框架第17-18页
        1.5.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2 分析的逻辑框架第18页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8-20页
        1.6.1 研究创新之处第18-19页
        1.6.2 研究不足之处第19-20页
2 政府介入农业风险管理的理论支撑第20-29页
    2.1 蛛网理论与政府介入第20-22页
        2.1.1 蛛网模型及波动形态第20-21页
        2.1.2 蛛网模型的扩散式波动与政府介入第21-22页
    2.2 信息缺陷理论与政府介入第22-26页
        2.2.1 信息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第22-24页
        2.2.2 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与政府介入第24-26页
    2.3 制度创新理论与政府介入第26-27页
        2.3.1 制度创新的动因第26页
        2.3.2 制度创新的途径与政府介入第26-27页
    2.4 结论性评述--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第27-29页
3 政府介入农业风险管理的背景分析第29-47页
    3.1 农业风险概念的界定第29-31页
        3.1.1 当前理论界对风险概念的不同界定第29-30页
        3.1.2 本文对风险概念的重新诠释第30-31页
        3.1.3 本文对农业风险概念的全新界定第31页
    3.2 农业风险的分类第31-36页
        3.2.1 风险的分类第31-34页
        3.2.2 国内外学者对农业风险的分类第34页
        3.2.3 本文对农业风险的分类第34-36页
    3.3 农业风险的形成机理第36-38页
        3.3.1 农业自然风险的形成机理第36页
        3.3.2 农业市场风险的形成机理第36-38页
    3.4 农业风险的衡量指标第38-40页
        3.4.1 农业自然风险的衡量指标第38-40页
        3.4.2 农业市场风险的衡量指标第40页
    3.5 当前我国农业风险现状分析第40-46页
        3.5.1 自然风险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依然突出,并逐渐呈现稳定的态势第40-44页
        3.5.2 市场风险已凸显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风险第44-46页
    3.6 结论性评述第46-47页
4 政府介入农业风险管理的现状与绩效评价第47-68页
    4.1 农业风险管理中政府介入现状第47-61页
        4.1.1 以政府灾害救济为主,农业保险为辅的自然风险管理介入方式第47-51页
        4.1.2 以保护价格制度、农产品期货市场等多样化手段相结合的市场风险管理介入方式第51-61页
    4.2 政府介入的绩效评价第61-67页
        4.2.1 以灾害救济为主的农业自然风险管理介入方式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第61-64页
        4.2.2 现行市场风险管理手段的政策设计及运作不当,不利于形成适宜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利于最大化增进农民的福利第64-67页
    4.3 结论性评述第67-68页
5 政府介入农业风险管理的方式借鉴--国外农业风险管理中政府介入的实践及启示第68-91页
    5.1 农业自然风险管理中政府介入方式第68-83页
        5.1.1 农业保险制度与政府介入第68-81页
        5.1.2 农业灾害救济制度与农业保险制度的冲突与融合第81-83页
    5.2 农业市场风险管理中政府介入方式第83-89页
        5.2.1 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第83-86页
        5.2.2 农民收入支持政策第86-87页
        5.2.3 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第87-88页
        5.2.4 建立和规范期货期权市场第88-89页
    5.3 结论性评述第89-91页
6 政府介入农业风险管理的机制构建第91-124页
    6.1 WTO框架下政府介入农业风险管理的限制与介入方式选择第91-97页
        6.1.1 WTO《农业协议》对国内支持的限制第91-94页
        6.1.2 WTO规则下政府介入农业风险管理的政策空间与介入方式第94-97页
    6.2 构建以产权介入的新型农民合作保险为主,政府灾害救济为辅的自然风险管理机制第97-121页
        6.2.1 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保险的本质及形态演变第98-104页
        6.2.2 产权缺失与当前农业保险运行机制的制度缺陷第104-113页
        6.2.3 产权介入与农业保险运行机制的制度创新第113-119页
        6.2.4 基于产权介入的新型农业自然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第119-121页
    6.3 构建以政府提供信息服务为主,保护价格、收入支持等手段为辅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第121-123页
        6.3.1 对政府介入市场风险管理的角色定位第121页
        6.3.2 政府介入市场风险管理的机制构建第121-123页
    6.4 结论性评述第123-124页
7 政府介入农业风险管理的政策选择第124-135页
    7.1 政府介入自然风险管理的政策选择第124-129页
        7.1.1 明确界定政府职能,推动新型农民合作保险组织制度创新第124-125页
        7.1.2 加强立法工作,拓展新型农民合作保险发展的法律空间第125-127页
        7.1.3 实施优惠的经济扶持政策,强化新型农民合作保险发展的动力第127-128页
        7.1.4 抓好新型农民合作保险的试点工作,推广风险规避的成功经验第128-129页
        7.1.5 加强合作与保险思想的教育,提高农民风险管理意识第129页
    7.2 政府介入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选择第129-135页
        7.2.1 完善重要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稳定农业生产第129-131页
        7.2.2 建立农业收入支持体系,提高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第131-132页
        7.2.3 健全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挥信息在风险管理中的导向作用第132-133页
        7.2.4 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发挥期货市场转移风险的功能第133-134页
        7.2.5 完善农产品储备制度和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5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50-151页
致谢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络效应的标准竞争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小波变换的化学谱图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