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当代中印乡村治理机制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5页
第一章 中国和印度乡村治理机制发展概况第15-27页
    1.1 中印乡村治理机制的历史沿革第15-21页
        1.1.1 中国乡村治理机制的历史沿革第15-19页
        1.1.2 印度乡村治理机制的历史沿革第19-21页
    1.2 当代中印乡村治理机制现状第21-25页
        1.2.1 当代中国乡村治理机制现状第21-23页
        1.2.2 当代印度乡村治理机制现状第23-25页
    1.3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二章 当代中印乡村治理主体对比分析第27-36页
    2.1 乡村治理机制结构比较第27-32页
        2.1.1 中国乡村治理主体第27-30页
        2.1.2 印度乡村治理主体第30-32页
    2.2 乡村治理主体间关系比较第32-35页
        2.2.1 中国乡村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第32-33页
        2.2.2 印度乡村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第33-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当代中印乡村土地制度及社会保障机制对比分析第36-51页
    3.1 土地制度比较第36-40页
        3.1.1 中国的土地制度第36-38页
        3.1.2 印度的土地制度第38-40页
    3.2 乡村就业保障机制第40-42页
        3.2.1 中国乡村就业保障机制第40-41页
        3.2.2 印度乡村就业保障机制第41-42页
    3.3 乡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第42-44页
        3.3.1 中国乡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第42-43页
        3.3.2 印度乡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第43-44页
    3.4.乡村医疗保障机制第44-45页
        3.4.1 中国乡村医疗保障机制第44页
        3.4.2 印度乡村医疗保障机制第44-45页
    3.5.乡村农民老年保障机制第45-47页
        3.5.1 中国乡村农民老年保障机制第45-46页
        3.5.2 印度乡村农民老年保障机制第46-47页
    3.6 乡村妇女政治参与保障机制第47-48页
        3.6.1 中国乡村妇女政治参与第47页
        3.6.2 印度乡村妇女政治参与第47-48页
    3.7 本章小结第48-51页
第四章 印度乡村治理机制对完善中国乡村治理机制的启示第51-57页
    4.1 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主体第51-52页
        4.1.1 扩大乡村治理的民主化程度,发展多元化治理主体第51-52页
        4.1.2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改革乡镇政府机构第52页
    4.2 理顺乡村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第52-53页
        4.2.1 理顺乡镇和村级自治组织间的关系第53页
        4.2.2 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间的关系第53页
    4.3 印度土地制度对中国的启示第53-54页
        4.3.1 要坚持乡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第53-54页
        4.3.2 要完善乡村土地承包制度第54页
    4.4 印度乡村保障机制对中国的启示第54-56页
        4.4.1 发挥政府公共行为对农民生活的保障作用第54页
        4.4.2 发展多元化的乡村保障机制主体第54-55页
        4.4.3 要重视不同地区的平衡发展第55页
        4.4.4 建立有利于维护家庭保障的老年人保障机制第55页
        4.4.5 保障乡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权力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类嵌合体实验的责任伦理审视
下一篇:集体化时期的半农半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