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清水塘铅锌矿区断裂构造分期与控矿规律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论文选题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断裂构造控矿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清水塘铅锌矿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9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5-17页 |
2.2 地层岩性 | 第17-21页 |
2.3 地质构造 | 第21-26页 |
2.3.1 构造背景 | 第21-22页 |
2.3.2 构造特征 | 第22-26页 |
2.4 岩浆岩 | 第26-28页 |
2.5 区域矿产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9-41页 |
3.1 地质概况 | 第29-35页 |
3.1.1 地层 | 第29-31页 |
3.1.2 构造 | 第31-34页 |
3.1.3 岩浆岩 | 第34-35页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5-37页 |
3.3 矿石特征 | 第37-38页 |
3.3.1 矿石矿物成分 | 第37页 |
3.3.2 矿石的结构与构造 | 第37-38页 |
3.4 围岩蚀变特征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断裂构造分期 | 第41-60页 |
4.1 矿区断裂构造分布 | 第41页 |
4.2 各期断裂构造特征 | 第41-45页 |
4.2.1 成矿前断裂特征 | 第42页 |
4.2.2 成矿期断裂特征 | 第42-45页 |
4.2.3 成矿后断裂特征 | 第45页 |
4.3 矿区断裂构造分期 | 第45-60页 |
4.3.1 当头冲区 | 第45-47页 |
4.3.2 和尚岩-老虎岩区 | 第47页 |
4.3.3 金矿岩-响水岩区 | 第47-52页 |
4.3.4 老虎巢区 | 第52页 |
4.3.5 红旗坑-尚家冲区 | 第52-57页 |
4.3.6 采矿样品分析 | 第57-60页 |
第五章 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 第60-70页 |
5.1 成矿条件 | 第60-61页 |
5.2 成矿与控矿演化 | 第61-63页 |
5.2.1 成矿演化 | 第61-62页 |
5.2.2 断裂控矿演化 | 第62-63页 |
5.3 断裂构造控矿 | 第63-70页 |
5.3.1 断裂构造破碎带控矿 | 第63页 |
5.3.2 层间破碎带构造控矿 | 第63-64页 |
5.3.3 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 第64-7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