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知识 | 第17-31页 |
2.1 IMA系统 | 第17-19页 |
2.1.1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发展阶段 | 第17页 |
2.1.2 IMA系统相关定义及其通用开放式架构 | 第17-19页 |
2.2 ARINC653标准 | 第19页 |
2.3 ARP4761安全性评估过程 | 第19-23页 |
2.3.1 功能危害性分析(FHA) | 第20-22页 |
2.3.2 初步系统安全性评估(PSSA) | 第22页 |
2.3.3 系统安全性评估(SSA) | 第22-23页 |
2.4 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的危害分析方法 | 第23-27页 |
2.4.1 STAMP概述 | 第23-25页 |
2.4.2 STPA方法 | 第25-27页 |
2.5 对象约束语言 | 第27-28页 |
2.6 模型检测 | 第28-30页 |
2.6.1 型检测过程 | 第28-29页 |
2.6.2 线性时序逻辑 | 第29页 |
2.6.3 模型检测工具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STPA的IMA平台应用系统的危害分析方法研究 | 第31-41页 |
3.1 安全性分析方法比较 | 第31-32页 |
3.1.1 事故的因果关系模型 | 第31页 |
3.1.2 ARP4761安全性评估过程与STPA危害分析方法比较 | 第31-32页 |
3.2 STAMP模型构建方法 | 第32-35页 |
3.2.1 使用OCL描述过程模型 | 第33-34页 |
3.2.2 使用UML描述控制算法 | 第34-35页 |
3.3 IMA平台应用系统安全性分析过程 | 第35-36页 |
3.4 IMA平台上应用的安全性分析与验证方法 | 第36-40页 |
3.4.1 生成应用软件的安全性需求 | 第38-39页 |
3.4.2 形式化描述安全性需求 | 第39页 |
3.4.3 应用软件安全性验证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IMA平台应用系统实例危害分析 | 第41-59页 |
4.1 IMA平台应用系统介绍 | 第41-42页 |
4.2 IMA平台功能危害分析 | 第42-47页 |
4.2.1 ARINC653标准的IMA平台 | 第42页 |
4.2.2 IMA平台危害与控制结构 | 第42-44页 |
4.2.3 分区控制系统危害分析 | 第44-47页 |
4.3 IMA平台上应用的安全性分析与验证 | 第47-58页 |
4.3.1 襟翼系统与襟翼系统控制应用 | 第47-48页 |
4.3.2 襟翼控制应用安全性需求提取 | 第48-55页 |
4.3.3 形式化描述襟翼控制应用安全性需求 | 第55-56页 |
4.3.4 襟翼控制应用安全性验证 | 第56-58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9-6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