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稀土上转换发光特性及其基质材料 | 第18-20页 |
1.2.1 稀土上转换发光特性 | 第18-19页 |
1.2.2 稀土上转换发光基质材料 | 第19-20页 |
1.3 稀土掺杂CaF_2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光催化中的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1.4.1 TiO_2上转换光催化材料 | 第22-26页 |
1.4.2 铋系半导体上转换光催化材料 | 第26-27页 |
1.5 上转换光催化材料中异质结构的构成方法 | 第27-30页 |
1.5.1 稀土掺杂氟化物与两种半导体结合 | 第28-29页 |
1.5.2 稀土掺杂同素异构体型半导体 | 第29-30页 |
1.5.3 稀土掺杂半导体与另一种半导体结合 | 第30页 |
1.6 铁氧体负载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和稀土掺杂氟化物的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1.6.1 铁氧体负载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1.6.2 铁氧体负载稀土掺杂氟化物的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1.7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1.8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33-37页 |
1.8.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1.8.3 技术路线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7-44页 |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7-39页 |
2.1.1 实验主要试剂及药品 | 第37-38页 |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39页 |
2.2 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表征 | 第39-42页 |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9页 |
2.2.2 扫描电镜(SEM)及其能谱(EDS)分析 | 第39-40页 |
2.2.3 透射电镜(TEM )及其能谱(EDS)分析 | 第40页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 | 第40页 |
2.2.5 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DRS)分析 | 第40页 |
2.2.6 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 | 第40-41页 |
2.2.7 上转换荧光寿命分析 | 第41页 |
2.2.8 荧光光谱(PL)分析 | 第41页 |
2.2.9 电子顺磁共振 (ESR)分析 | 第41页 |
2.2.10 比表面积(BET)分析 | 第41页 |
2.2.11 磁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2-44页 |
第三章 Er~(3+)/ Yb~(3+)-(CaF_2/TiO_2)双活性核壳型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4-62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3.2.1 Er~(3+)/Yb~(3+)-(CaF_2/TiO_2)的制备 | 第45-46页 |
3.2.2 Er~(3+)/Yb~(3+)-(CaF_2/TiO_2)的表征和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60页 |
3.3.1 XRD分析 | 第46-48页 |
3.3.2 形貌分析 | 第48-50页 |
3.3.3 能谱分析 | 第50-53页 |
3.3.4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 | 第53-54页 |
3.3.5 上转换发光性能 | 第54-55页 |
3.3.6 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55-60页 |
3.4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Er~(3+)/Tm~(3+)/Yb~(3+)-(CaTi O_3/CaF_2/TiO_2)异质结构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2-84页 |
4.1 引言 | 第62-6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3-65页 |
4.2.1 棉花模板型CaTiO_3的制备 | 第63页 |
4.2.2 Er~(3+)/Tm~(3+)/ Yb~(3+)-(CaTiO_3/CaF_2/TiO_2)的制备 | 第63-64页 |
4.2.3 Er~(3+)/Tm~(3+)/ Yb~(3+)-(CaTiO_3/CaF_2/TiO_2)的表征和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64-6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82页 |
4.3.1 XRD分析 | 第65-66页 |
4.3.2 形貌分析 | 第66-69页 |
4.3.3 能谱分析 | 第69-71页 |
4.3.4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 | 第71-72页 |
4.3.5 上转换发光性能 | 第72-75页 |
4.3.6 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75-82页 |
4.4 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Er~(3+)/Tm~(3+)/Yb~(3+)-(CaWO_4/TiO_2/CaF_2)异质结构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84-106页 |
5.1 引言 | 第84-8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5-87页 |
5.2.1 CaWO_4的制备 | 第85页 |
5.2.2 Er~(3+)/Tm~(3+)/ Yb~(3+)-(CaWO_4/TiO_2/CaF_2)的制备 | 第85-86页 |
5.2.3 Er~(3+)/Tm~(3+)/ Yb~(3+)-(CaWO_4/TiO_2/CaF_2)的表征和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86-8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7-104页 |
5.3.1 XRD分析 | 第87-88页 |
5.3.2 形貌分析 | 第88-91页 |
5.3.3 能谱分析 | 第91-93页 |
5.3.4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 | 第93-94页 |
5.3.5 上转换发光性能 | 第94-97页 |
5.3.6 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97-104页 |
5.4 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六章 Er~(3+)/Tm~(3+)/Yb~(3+)-CaF_2/Bi VO_4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06-125页 |
6.1 引言 | 第106-107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07-109页 |
6.2.1 Er~(3+)/Tm~(3+)/ Yb~(3+)-CaF_2的制备 | 第107页 |
6.2.2 Er~(3+)/Tm~(3+)/ Yb~(3+)-CaF_2/Bi VO_4的制备 | 第107-108页 |
6.2.3 Er~(3+)/Tm~(3+)/ Yb~(3+)-CaF_2/Bi VO_4的表征和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108-10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24页 |
6.3.1 XRD分析 | 第109-110页 |
6.3.2 形貌分析 | 第110-112页 |
6.3.3 能谱分析 | 第112-113页 |
6.3.4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 | 第113-115页 |
6.3.5 上转换发光性能 | 第115-118页 |
6.3.6 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118-124页 |
6.4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七章 Er~(3+)/Tm~(3+)/Yb~(3+)-(CaF_2/Zn Fe_2O_4/Zn O)磁性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25-150页 |
7.1 引言 | 第125-126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126-135页 |
7.2.1 复合铁氧体的制备 | 第126-129页 |
7.2.2 电镀废水中金属氧化物光催化材料的选择 | 第129-133页 |
7.2.3 Er~(3+)/Tm~(3+)/ Yb~(3+)-(CaF_2/Zn Fe_2O_4/Zn O)的制备 | 第133-135页 |
7.2.4 Er~(3+)/Tm~(3+)/ Yb~(3+)-(CaF_2/Zn Fe_2O_4/Zn O)的表征和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135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35-149页 |
7.3.1 XRD分析 | 第135-137页 |
7.3.2 磁性能分析 | 第137-138页 |
7.3.3 形貌分析 | 第138-140页 |
7.3.4 能谱分析 | 第140-141页 |
7.3.5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 | 第141-143页 |
7.3.6 上转换发光性能 | 第143-144页 |
7.3.7 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144-149页 |
7.4 小结 | 第149-150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0-154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50-152页 |
8.2 创新点 | 第152-153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7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71-175页 |
致谢 | 第175-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