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0页 |
1.1 废纸回收再利用的市场新领域 | 第14-17页 |
1.1.1 生产育苗盒 | 第14-15页 |
1.1.2 生活方面:容器或包装材料 | 第15页 |
1.1.3 使用生物技术制造乳酸 | 第15-16页 |
1.1.4 制作隔音材料、隔热材料 | 第16页 |
1.1.5 制作除油材料 | 第16页 |
1.1.6 生产电能 | 第16页 |
1.1.7 生产复合材料 | 第16-17页 |
1.1.8 生产家具 | 第17页 |
1.1.9 生产新型建筑及装饰材料 | 第17页 |
1.2 未来发展方向 | 第17-22页 |
1.2.1 迎合市场 | 第17-18页 |
1.2.2 改进再利用方式 | 第18页 |
1.2.3 发展生物技术,增加再利用方式 | 第18页 |
1.2.4 废旧报纸制作创新肥料的设计 | 第18-22页 |
1.3 重金属对土壤和植物及人体的危害 | 第22-34页 |
1.3.1 重金属的研究 | 第22页 |
1.3.2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情况 | 第22-24页 |
1.3.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水平 | 第24-26页 |
1.3.4 重金属污染动植物方面研究 | 第26-34页 |
1.4 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反应机制 | 第34-35页 |
1.4.1 络合解毒机制 | 第34-35页 |
1.5 植物对重金属吸收、积累和重金属的形态与分布 | 第35-36页 |
1.5.1 植物对Cd~(2+)的吸收、积累和Cd~(2+)的分布和形态 | 第35-36页 |
1.5.2 植物对Pb~(2+)的吸收、积累及Pb~(2+)的分布和形态 | 第36页 |
1.6 影响植物对重金属吸收的主要因素 | 第36-37页 |
1.6.1 植物的种间差异 | 第36-37页 |
1.6.2 土壤pH值 | 第37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37-40页 |
第2章 肥料的制作及表征 | 第40-50页 |
2.1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 第40-41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2.1.2 化学试剂及材料 | 第41页 |
2.2 肥料的制备 | 第41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2.4.1 肥料的表面形貌分析(SEM) | 第42-44页 |
2.4.2 肥料的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44-45页 |
2.4.3 肥料的理化性质 | 第45-46页 |
2.4.4 肥料的红外分析(FT-IR) | 第46页 |
2.4.5 报纸肥料与其它肥料中重金属的比较 | 第46-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3章 肥料对植物的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50-70页 |
3.1 供试蔬菜与土壤 | 第50-52页 |
3.1.1 供试蔬菜的品种 | 第50页 |
3.1.2 土壤的采集和预处理 | 第50-52页 |
3.2 试验设计 | 第52-53页 |
3.2.1 肥料浓度的设定 | 第52页 |
3.2.2 种子的选取和播种 | 第52页 |
3.2.3 蔬菜的分组种植及采摘 | 第52-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8页 |
3.3.1 肥料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2 肥料对植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54-64页 |
3.3.3 肥料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64-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肥料对植物的生理和营养指标的影响 | 第70-84页 |
4.1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 第70-71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70-71页 |
4.1.2 化学试剂及材料 | 第71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71-76页 |
4.2.1 蔬菜的种植 | 第71-72页 |
4.2.2 光合色素的测量 | 第72-73页 |
4.2.3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第73-74页 |
4.2.4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量 | 第74-75页 |
4.2.5 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 | 第75-7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6-83页 |
4.3.1 肥料对蔬菜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76-78页 |
4.3.2 肥料对蔬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第78-80页 |
4.3.3 肥料对蔬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80-81页 |
4.3.4 肥料对蔬菜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第81-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肥料对铅、镉迁移和积累的影响 | 第84-112页 |
5.1 实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 第84-85页 |
5.1.1 实验仪器 | 第84-85页 |
5.1.2 化学试剂及材料 | 第85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85-86页 |
5.2.1 蔬菜的种植 | 第85页 |
5.2.2 蔬菜的处理 | 第85-86页 |
5.2.3 土壤的消解 | 第8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6-111页 |
5.3.1 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 第86-96页 |
5.3.2 不同Pb和Cd污染浓度与不同肥料浓度处理对植物的根系耐性指数(RTI)的影响 | 第96-99页 |
5.3.3 Pb和Cd在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含量与分布 | 第99-104页 |
5.3.4 重金属Pb和Cd在蔬菜中的转移系数(TF) | 第104-107页 |
5.3.5 土壤中各层Pb和Cd含量 | 第107-111页 |
5.4 结论 | 第111-11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40页 |
作者简介 | 第140页 |
科研成果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