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8页 |
1. 甲型流感病毒概述 | 第8-12页 |
·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及其产物的功能 | 第8-11页 |
·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 | 第11-12页 |
·甲型流感的流行状况 | 第12页 |
2. 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诊断 | 第12-15页 |
·病毒分离培养法 | 第12-13页 |
·血清学诊断方法 | 第13-14页 |
·分子诊断 | 第14页 |
·快速诊断方法 | 第14-15页 |
3. 免疫胶乳微球诊断试剂的研究 | 第15-17页 |
·免疫胶乳微球的制备 | 第15-16页 |
·免疫胶乳微球的应用 | 第16-17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21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主要耗材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 | 第19-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抗体的筛选 | 第21-22页 |
·胶乳免疫层析方法的初步建立 | 第22-25页 |
·胶乳免疫层析试剂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重复性的检测 | 第25页 |
·胶乳免疫层析试剂的临床鉴定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36页 |
1. 抗体材料的筛选 | 第26-28页 |
·抗体及抗原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6页 |
·SDS-PAGE鉴定抗体蛋白 | 第26-27页 |
·间接ELISA初筛抗体 | 第27-28页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复筛抗体 | 第28页 |
2 胶乳免疫层析方法的初步建立 | 第28-32页 |
·硝酸纤维素膜孔径的选择 | 第28-29页 |
·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包被浓度的选择 | 第29页 |
·喷膜参数的选择 | 第29页 |
·胶乳标记物使用浓度的筛选 | 第29-30页 |
·结合垫干燥时间的选择 | 第30-31页 |
·包被膜干燥条件的选择 | 第31页 |
·提取液用量和提取物用量的选择 | 第31-32页 |
·反应时间及条带稳定性试验 | 第32页 |
3. 胶乳免疫层析试剂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重复性的检测 | 第32-35页 |
·胶乳免疫层析试剂灵敏度的检测 | 第32-33页 |
·胶乳免疫层析试剂特异性的检测 | 第33-34页 |
·胶乳免疫层析试剂稳定性的检测 | 第34-35页 |
·胶乳免疫层析试剂重复性的检测 | 第35页 |
4. 胶乳免疫层析试剂的临床验证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6-39页 |
1. 胶乳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 | 第36页 |
2. 胶乳免疫层析方法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6-39页 |
·抗体的筛选 | 第36-37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