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桦木属植物的资源分布 | 第11页 |
1.2 硕桦树皮的外观性状 | 第11页 |
1.3 化学成分 | 第11-20页 |
1.3.1 三萜类化合物 | 第12-15页 |
1.3.2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5-17页 |
1.3.3 挥发油类 | 第17-18页 |
1.3.4 其它类成分 | 第18-20页 |
1.4 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20-21页 |
1.5 药理作用 | 第21-27页 |
1.5.1 抗肿瘤作用 | 第21-23页 |
1.5.2 抗炎作用 | 第23页 |
1.5.3 治疗关节炎和风湿病 | 第23-24页 |
1.5.4 抗氧化 | 第24页 |
1.5.5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 第24-25页 |
1.5.6 治疗皮肤疾病 | 第25页 |
1.5.7 免疫调节作用 | 第25-26页 |
1.5.8 保肝作用 | 第26页 |
1.5.9 胃肠道的保护作用 | 第26页 |
1.5.10 降血脂的作用 | 第26-27页 |
1.5.11 镇咳祛痰 | 第27页 |
1.5.12 其他药理作用 | 第27页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硕桦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28-54页 |
2.1 硕桦树皮的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第28-49页 |
2.1.1 化合物SH-1的结构解析 | 第28-30页 |
2.1.2 化合物SH-2的结构解析 | 第30-33页 |
2.1.3 化合物SH-3的结构分解析 | 第33-35页 |
2.1.4 化合物SH-4的结构解析 | 第35-38页 |
2.1.5 化合物SH-5的结构解析 | 第38-40页 |
2.1.6 化合物SH-6的结构解析 | 第40-43页 |
2.1.7 化合物SH-7的结构解析 | 第43-45页 |
2.1.8 化合物SH-8的结构解析 | 第45-47页 |
2.1.9 化合物SH-9的结构解析 | 第47-4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9-53页 |
2.2.1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及层析条件 | 第49-51页 |
2.2.2 提取分离 | 第51-52页 |
2.2.3 结构鉴定数据 | 第52-53页 |
2.3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HPLC-DAD测定硕桦树皮中两种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 | 第54-69页 |
3.1 实验仪器、试剂和对照品 | 第54页 |
3.2 色谱条件 | 第54-56页 |
3.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54-55页 |
3.2.2 流动相的选择 | 第55-56页 |
3.3 提取条件的选择 | 第56-59页 |
3.3.1 提取溶剂的考察 | 第56页 |
3.3.2 提取方法的考察 | 第56-57页 |
3.3.3 液料比考察 | 第57-58页 |
3.3.4 提取次数的选择 | 第58-59页 |
3.3.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9页 |
3.4 方法学考察 | 第59-67页 |
3.4.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59页 |
3.4.2 线性关系 | 第59-61页 |
3.4.3 检出限和定量限 | 第61-62页 |
3.4.4 精密度 | 第62-63页 |
3.4.5 重复性 | 第63-64页 |
3.4.6 稳定性 | 第64-66页 |
3.4.7 加样回收率 | 第66-67页 |
3.5 含量测定 | 第67-69页 |
3.5.1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第67页 |
3.5.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第67页 |
3.5.3 含量测定 | 第67-69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2页 |
附图 | 第82-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