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7-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7-11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页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一)民间文学 | 第11-12页 |
(二)生态批评 | 第12页 |
(三)生态意识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学之自然生态 | 第14-32页 |
第一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整体观 | 第14-20页 |
一、“混沌前说”:宇宙起源观 | 第15-17页 |
二、“原初人”:人类诞育观 | 第17-18页 |
三、“天人一体”:三才共生观 | 第18-20页 |
第二节“万物有灵”:原始崇拜中的敬畏自然观 | 第20-32页 |
一、自然崇拜 | 第20-24页 |
二、动植物崇拜 | 第24-27页 |
三、图腾崇拜 | 第27-32页 |
第二章 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学之人文生态 | 第32-56页 |
第一节 土家族民间文学中的习俗文化生态观 | 第32-42页 |
一、土家族的节日习俗 | 第33-36页 |
二、土家族的禁忌习俗 | 第36-39页 |
三、土家族的祭祀习俗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土家族民间文学中的歌舞文化生态观 | 第42-56页 |
一、薅草歌——合音锣鼓谐和之声 | 第42-45页 |
二、摆手舞——土家生产生活之貌 | 第45-51页 |
三、花灯戏——祈求年岁丰稔之愿 | 第51-56页 |
第三章 生态批评视域下土家族民间文学的当代审视 | 第56-72页 |
第一节“还自然之魅”:重返与自然的和谐 | 第56-63页 |
一、自然的“祛魅” | 第57-59页 |
二、世界的“复魅” | 第59-61页 |
三、神圣的“平衡” | 第61-63页 |
第二节“诗意地栖居”:建构人类美好家园 | 第63-72页 |
一、“浑然天成吊脚楼” | 第64-67页 |
二、“谨戒奢华日浪浮” | 第67-69页 |
三、“探寻精神栖息地” | 第69-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