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路半刚性基层性能评价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背景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 1.2.2 我国的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第2章 半刚性基层病害分类 | 第16-23页 |
| 2.1 半刚性基层病害特征与分类 | 第16-19页 |
| 2.1.1 半刚性基层病害特征 | 第16-17页 |
| 2.1.2 半刚性基层病害分类 | 第17-19页 |
| 2.2 路面模型及参数选取 | 第19-20页 |
| 2.3 路面模型应力临界值确定 | 第20-22页 |
| 2.3.1 拉应力临界值 | 第20-21页 |
| 2.3.2 剪应力临界值 | 第21-22页 |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裂缝对半刚性基层性能影响分析 | 第23-50页 |
| 3.1 横向裂缝 | 第23-40页 |
| 3.1.1 裂缝宽度 | 第23-31页 |
| 3.1.2 裂缝长度 | 第31-34页 |
| 3.1.3 裂缝密度 | 第34-40页 |
| 3.2 纵向裂缝 | 第40-48页 |
| 3.2.1 纵向裂缝位置 | 第41-46页 |
| 3.2.2 纵向裂缝宽度 | 第46-48页 |
| 3.3 小结 | 第48-50页 |
| 第4章 松散对半刚性基层性能影响 | 第50-66页 |
| 4.1 全局松散 | 第50-56页 |
| 4.1.1 松散厚度 | 第50-56页 |
| 4.2 局部松散 | 第56-65页 |
| 4.2.1 松散位置 | 第56-61页 |
| 4.2.2 松散面积 | 第61-65页 |
| 4.3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章 基于病害分析的半刚性基层性能评价方法 | 第66-76页 |
| 5.1 现行检测方法总结分析 | 第66-73页 |
| 5.1.1 有损检测 | 第66-68页 |
| 5.1.2 无损检测 | 第68-72页 |
| 5.1.3 检测方法的选取 | 第72-73页 |
| 5.2 基于病害的半刚性基层性能评价方法 | 第73-75页 |
| 5.2.1 评价步骤 | 第73页 |
| 5.2.2 评价参数 | 第73-74页 |
| 5.2.3 评价指标 | 第74-75页 |
| 5.3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 6.2 展望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附录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