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一、“钓鱼执法”现象及不良社会影响 | 第6-12页 |
| (一) 案件实例 | 第6-9页 |
| (二) “钓鱼执法”的不良社会影响 | 第9-10页 |
| 1、对法律尊严的玷污 | 第9页 |
| 2、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 | 第9-10页 |
| 3、对社会道德底线造成冲击 | 第10页 |
| (三) “钓鱼执法”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10-12页 |
| 1、执法追求经济利益 | 第10-11页 |
| 2、执法人员素质原因 | 第11页 |
| 3、行政裁量权缺乏有效约束 | 第11-12页 |
| 二、“钓鱼执法”手段的违法性 | 第12-19页 |
| (一) 有违行政执法的宗旨 | 第12-13页 |
| (二) 违反正当程序原则 | 第13-15页 |
| (三) 违反比例原则 | 第15-19页 |
| 1、违反适当性原则 | 第15-16页 |
| 2、违反必要性原则 | 第16-17页 |
| 3、违反衡量性原则 | 第17-19页 |
| 三、防范“钓鱼执法”的对策思考 | 第19-22页 |
| (一) 打击“执法经济” | 第19页 |
| (二) 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 | 第19-20页 |
| (三) 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制约,完善执法监督体系 | 第20-22页 |
| 结语 | 第2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 致谢 | 第25-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