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导论 | 第10-15页 |
|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1-14页 |
|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1-13页 |
|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科学抽象法 | 第14页 |
|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实证分析法 | 第14-15页 |
| ·规范分析法 | 第15页 |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5页 |
| 2 有关政府职能的理论与实践 | 第15-30页 |
| ·有关政府职能的理论 | 第15-24页 |
| ·马克思主义对于政府职能的定位 | 第16-19页 |
| ·西方经济学者对于政府职能的定位 | 第19-24页 |
| ·全球典型国家政府职能的实践 | 第24-29页 |
| ·美国模式 | 第24-25页 |
| ·新加坡模式 | 第25-26页 |
| ·越南模式 | 第26-27页 |
| ·朝鲜模式 | 第27-29页 |
| ·我国政府职能的实践 | 第29-30页 |
| 3 我国“政府越位”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 第30-41页 |
| ·我国“政府越位”的内涵 | 第30页 |
| ·我国“政府越位”表现形式 | 第30-37页 |
| ·政府越位在产品市场上的表现:以房地产市场为例 | 第31-35页 |
| ·政府越位在要素市场上的表现:以土地市场为例 | 第35-37页 |
| ·我国“政府越位”的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 第38-39页 |
| ·政府官员是经济人 | 第39-40页 |
| ·行政权力需求与供给的无弹性 | 第40-41页 |
| 4 我国“政府越位”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不同主体 | 第41-44页 |
| ·当权者 | 第42-43页 |
| ·行政职能部门 | 第43页 |
| ·社会公众 | 第43-44页 |
| 5 我国“政府越位”对经济运行的危害 | 第44-47页 |
| ·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 第44页 |
| ·造成潜在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 第44-45页 |
| ·增加交易费用 | 第45-46页 |
| ·影响政府形象 | 第46-47页 |
| 6 我国政府职能从“越位”到“归位”的现实路径 | 第47-52页 |
| ·政府干预市场的理性分析 | 第47-49页 |
| ·政府职能归位的路径 | 第49-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