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国际层面 | 第10页 |
1.1.2 国内层面 | 第10页 |
1.1.3 区域层面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回顾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回顾 | 第12-1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4 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1.4.5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理论 | 第18-24页 |
2.1 文化概念明晰 | 第18-19页 |
2.1.1 文化的基本内涵 | 第18页 |
2.1.2 经济学视角的文化概念和特征 | 第18-19页 |
2.2 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解释 | 第19-20页 |
2.2.1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演变 | 第19页 |
2.2.2 文化要素纳入影响经济的范畴 | 第19-20页 |
2.3 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定量研究理论 | 第20页 |
2.4 协同演化定量研究一般模型的构建 | 第20-22页 |
2.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20页 |
2.4.2 数据标准化 | 第20页 |
2.4.3 文化与经济发展指数的计算 | 第20-21页 |
2.4.4 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度的计算 | 第21页 |
2.4.5 协同演化类型的判定 | 第21-22页 |
2.5 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区域发展模式理论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4-30页 |
3.1 地理位置 | 第24页 |
3.2 行政区划 | 第24页 |
3.3 地形地貌和气候状况 | 第24页 |
3.4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4-27页 |
3.5 文化发展状况 | 第27-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演化视角的南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解读 | 第30-38页 |
4.1 南疆文化与经济演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空间特征 | 第30-35页 |
4.1.1 原始居民时期南疆的社会经济生活 | 第30-31页 |
4.1.2 汉代至建国以前南疆的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31-33页 |
4.1.3 建国以来南疆文化与经济发展状况 | 第33-35页 |
4.2 主要历史时期的文化演变 | 第35-36页 |
4.3 南疆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历史过程的综合解读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南疆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定量研究 | 第38-80页 |
5.1 文化替代因子的选取及其与经济的相关分析 | 第38-44页 |
5.1.1 文化指标替代因子的选取 | 第38-39页 |
5.1.2 文化替代因子与经济要素的相关分析 | 第39-43页 |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 第43-44页 |
5.2 南疆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 第44-59页 |
5.2.1 文化发展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第44-46页 |
5.2.2 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的计算与分析 | 第46-49页 |
5.2.3 协同演化类型的判定 | 第49-59页 |
5.2.4 协同演化定量分析的综合解读 | 第59页 |
5.3 南疆各地州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的机理 | 第59-67页 |
5.3.1 区域经济影响文化发展的综合分析 | 第59-61页 |
5.3.2 区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 | 第61-65页 |
5.3.3 基于文化产业发展视角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 第65-67页 |
5.4 基于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南疆各地州发展模式分析 | 第67-79页 |
5.4.1 基于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吐鲁番发展模式 | 第67-70页 |
5.4.2 基于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巴州发展模式 | 第70-72页 |
5.4.3 基于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阿克苏发展模式 | 第72-73页 |
5.4.4 基于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克州发展模式 | 第73-75页 |
5.4.5 基于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喀什发展模式 | 第75-77页 |
5.4.6 基于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和田发展模式 | 第77-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南疆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的问题和对策 | 第80-85页 |
6.1 南疆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80-81页 |
6.2 促进南疆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的对策 | 第81-84页 |
6.2.1 重视文化战略,谋划长远发展 | 第81-82页 |
6.2.2 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提高产业规划水平 | 第82页 |
6.2.3 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继续加大旅游业的宣传和发展力度 | 第82-83页 |
6.2.4 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83页 |
6.2.5 增强文化交流融合,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文化 | 第83页 |
6.2.6 统筹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 | 第83-8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85-89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5-87页 |
7.1.1 协同演化理论研究的角度 | 第85页 |
7.1.2 定量研究的角度 | 第85-87页 |
7.2 特色之处 | 第87-88页 |
7.2.1 文化的定量化研究 | 第87页 |
7.2.2 构建分析南疆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的研究框架 | 第87-88页 |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88-89页 |
7.3.1 以文化与经济演化为视角可能与实际情况会有出入 | 第88页 |
7.3.2 对协同演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