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3 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3.1 石漠化地区的光谱特征 | 第17页 |
3.1.1 喀斯特光谱模型建立 | 第17页 |
3.1.2 不同背景下的光谱特征 | 第17页 |
3.1.3 野外实地建标与考察 | 第17页 |
3.2 遥感对石漠化监测的方法 | 第17-20页 |
3.2.1 热惯量模型监测法 | 第17-18页 |
3.2.2 基于决策树原理的石漠化监测 | 第18-19页 |
3.2.3 反照率反演模型监测法 | 第19页 |
3.2.4 土壤湿度对石漠化的反演 | 第19-20页 |
3.3 石漠化监测体系建设 | 第20-22页 |
3.4 3S技术对石漠化的研究与技术支持 | 第22-24页 |
4 实证研究 | 第24-46页 |
4.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第24-30页 |
4.1.1 自然条件 | 第24-26页 |
4.1.2 社会经济 | 第26页 |
4.1.3 治理情况 | 第26-30页 |
4.2 关键技术 | 第30-44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30页 |
4.2.2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4.2.3 植被覆盖度专题图处理 | 第31-34页 |
4.2.4 坡度信息提取 | 第34-37页 |
4.2.5 土壤厚度专题图 | 第37-38页 |
4.2.6 遥感监测对石漠化等级划分标准 | 第38-40页 |
4.2.7 野外调查及GOOGLE EARTH高精度影像验证 | 第40页 |
4.2.8 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的GLS化 | 第40-44页 |
4.3 研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 第44-46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5.1 华蓥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第46页 |
5.2 石漠化特征分析 | 第46-50页 |
5.3 华蓥市石漠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页 |
5.4 石漠化的解译指标 | 第50-51页 |
5.5 石漠化的评价尺度 | 第51页 |
5.6 石漠化成因分析 | 第51-54页 |
5.6.1 自然因素影响 | 第51-52页 |
5.6.2 人为因素影响 | 第52-54页 |
6 总结与讨论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讨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