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引言 | 第7-13页 |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 1. 选题目的 | 第7-8页 |
| 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3.个人对综述的评价 | 第11页 |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 一、撤村建居社区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3-22页 |
| (一)撤村建居社区管理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 1.城郊边缘地区 | 第13-15页 |
| 2.村委会与居委会 | 第15页 |
| 3.撤村建居 | 第15-16页 |
| 4.社区管理体制 | 第16-17页 |
| (二)撤村建居社区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 1.治理与善治理论 | 第17页 |
| 2.市民社会理论 | 第17-18页 |
| 3.社会转型理论 | 第18-20页 |
| 4.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第20-22页 |
| 二、乌鲁木齐市撤村建居社区管理的现状 | 第22-28页 |
| (一)撤村建居社区管理发展的背景 | 第22-23页 |
| 1.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 第22页 |
| 2.城市化不断推进 | 第22页 |
| 3.土地改革的调整 | 第22-23页 |
| 4.产业结构的升级 | 第23页 |
| (二) 乌鲁木齐市撤村建居社区工作的实施与推进 | 第23-25页 |
| 1.乌鲁木齐市撤村建居社区工作的实施 | 第23-24页 |
| 2.乌鲁木齐市撤村建居社区工作的推进 | 第24-25页 |
| (三) 乌鲁木齐市撤村建居社区管理的主要做法 | 第25-27页 |
| 1.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方面 | 第25页 |
| 2.社区治安建设方面 | 第25-26页 |
| 3.社区环境改善方面 | 第26页 |
| 4.社区的体制建设方面 | 第26-27页 |
| (四)乌鲁木齐市撤村建居社区的成效 | 第27-28页 |
| 三、乌鲁木齐市撤村建居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4页 |
| (一)组织自身不够健全 | 第28-30页 |
| 1.管理机制方面的因素 | 第28页 |
| 2.管理职能方面的因素 | 第28-29页 |
| 3.组织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29页 |
| 4.组织健全程度低 | 第29页 |
| 5.组织经费不足 | 第29-30页 |
| (二)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 第30-31页 |
| 1.社会资本的融入 | 第30页 |
| 2.已有的可利用资源 | 第30-31页 |
| (三)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 第31页 |
| (四)社会宣传有待加强 | 第31-32页 |
| 1.社区关系网 | 第31页 |
| 2.社区宣传 | 第31-32页 |
| 3.社区自治的能力 | 第32页 |
| (五)居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 第32-34页 |
| 1.居民的参与程度 | 第32页 |
| 2.居民对相关政策的理解程度 | 第32-33页 |
| 3.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度 | 第33-34页 |
| 四、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长治路社区撤村建居社区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34-42页 |
| (一)调查问卷的分析情况 | 第35-40页 |
| 1.长治路社区发展背景 | 第35-36页 |
| 2.长治路社区现实情况分析 | 第36-39页 |
| 3.长治路社区的工作的重点 | 第39-40页 |
| (二)撤村建居后长治路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 1.社区办公设施投入不足 | 第40页 |
| 2.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第40页 |
| 3.社区服务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40-41页 |
| 4.社区居民的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 第41-42页 |
| 五、乌鲁木齐市撤村建居社区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2-49页 |
| (一)完善社区的职能 | 第42-43页 |
| 1.社会保障 | 第42页 |
| 2.劳动就业 | 第42页 |
| 3.技能培训 | 第42-43页 |
| (二)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 | 第43页 |
| (三)完善体制机制 | 第43-45页 |
| 1.加强政策执行中责任划分机制建设 | 第44页 |
| 2.完善监督机制建设 | 第44-45页 |
| 3.加强联动机制建设 | 第45页 |
| 4.完善工作实施的保障机制 | 第45页 |
| (四)培育社区文化 | 第45-46页 |
| 1.文化活动室 | 第45-46页 |
| 2.媒体宣传 | 第46页 |
| 3.居民参与 | 第46页 |
| (五)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 第46-49页 |
| 1.转变服务态度 | 第47页 |
| 2.提高工作能力 | 第47页 |
| 3.提高思想觉悟 | 第47-48页 |
| 4.加强教育培训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注释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件 | 第53-5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清单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