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课题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热设计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热设计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热设计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3 热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热控制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2.1 热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2.1.1 热传导 | 第13页 |
2.1.2 热对流 | 第13-15页 |
2.1.3 辐射换热 | 第15页 |
2.2 电子设备热设计技术 | 第15-17页 |
2.2.1 电子设备的热环境 | 第16页 |
2.2.2 热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 第16-17页 |
2.3 热设计的基本方法 | 第17-19页 |
2.3.1 自然冷却 | 第17页 |
2.3.2 强迫风冷 | 第17-18页 |
2.3.3 液体冷却 | 第18页 |
2.3.4 蒸发冷却 | 第18页 |
2.3.5 冷板设计 | 第18-19页 |
2.3.6 其它冷却方式 | 第19页 |
2.4 热测试技术 | 第19-20页 |
2.4.1 温度测量 | 第19页 |
2.4.2 压力测量 | 第19-20页 |
2.4.3 流量测量 | 第20页 |
2.5 热设计技术最新进展 | 第20-21页 |
2.5.1 毛细抽吸两相流体回路的研究 | 第20-21页 |
2.5.2 电子吊舱设备的温度控制技术 | 第21页 |
2.5.3 微尺度换热器的研究 | 第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卡口机结构热分析与热设计 | 第22-33页 |
3.1 卡口机的结构设计方案 | 第22-27页 |
3.1.1 卡口机热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22页 |
3.1.2 卡口机的设计步骤 | 第22-23页 |
3.1.3 卡口机内部结构和主要部件介绍 | 第23-27页 |
3.2 卡口机的热分析 | 第27-28页 |
3.3 卡口机的热设计 | 第28-32页 |
3.3.1 散热片设计 | 第28-30页 |
3.3.2 风机选型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卡口机的热仿真分析 | 第33-42页 |
4.1 SolidWorks flowsimulation简介 | 第33-34页 |
4.2 分析模型的简化 | 第34-35页 |
4.3 模型分析参数设置 | 第35-39页 |
4.3.1 加载Flow simulation插件 | 第35-36页 |
4.3.2 建立工程 | 第36页 |
4.3.3 定义风扇 | 第36-37页 |
4.3.4 定义边界条件 | 第37页 |
4.3.5 定义热源 | 第37-38页 |
4.3.6 定义固体材料 | 第38页 |
4.3.7 定义工程目标 | 第38页 |
4.3.8 初始网格设置 | 第38-39页 |
4.4 求解与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4.4.1 进行求解 | 第39页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卡口机散热结构优化设计 | 第42-49页 |
5.1 散热片结构尺寸优化 | 第42-45页 |
5.1.1 散热器肋片间距对散热效果影响 | 第42-43页 |
5.1.2 肋高与肋厚的确定 | 第43-45页 |
5.2 设备整机形状对热流通道影响优化 | 第45-46页 |
5.3 后盖和底座通风孔优化 | 第46-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件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