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 第10-2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6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23-26页 |
一、新加坡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26-33页 |
(一)新加坡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形成期(1950-1972) | 第26-28页 |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发展期(1973-1990) | 第28-29页 |
(三)新加坡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完备期(1991-至今) | 第29-33页 |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构成 | 第33-46页 |
(一)培训机构 | 第33-38页 |
(二)培训目标 | 第38-42页 |
(三)培训内容 | 第42-44页 |
(四)培训原则 | 第44页 |
(五)培训方式 | 第44-46页 |
三、新加坡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运行 | 第46-55页 |
(一)运行准备 | 第46-47页 |
(二)运行过程 | 第47-48页 |
(三)运行评价 | 第48-51页 |
(四)运行保障 | 第51-55页 |
四、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案例分析 | 第55-69页 |
(一)培训目标 | 第55-57页 |
(二)培训内容 | 第57-62页 |
(三)培训方式 | 第62-64页 |
(四)培训评价 | 第64-65页 |
(五)培训保障 | 第65-69页 |
五、新加坡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特点 | 第69-73页 |
(一)培训目标上满足教师多样化需求 | 第69-70页 |
(二)培训内容上灵活且实用性强 | 第70-71页 |
(三)培训渠道上注重教师的社会工作经验 | 第71页 |
(四)培训保障上社会各界充分参与 | 第71-73页 |
六、新加坡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对我国的借鉴 | 第73-77页 |
(一)可借鉴性分析 | 第73-74页 |
(二)改进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启示 | 第74-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一)中文文献 | 第78-81页 |
(二)英文文献 | 第81-85页 |
(三)网站类 | 第85-86页 |
附录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科研情况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