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各种结构形式分论文

基于透射增强特性新型高增益天线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高增益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透射增强现状简介第10-11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相关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缝隙天线的辐射理论和等效计算第13-26页
    2.1 波导缝隙天线的基本辐射理论第13-19页
        2.1.1 巴俾涅原理第13-15页
        2.1.2 半波振子天线理论第15-19页
    2.2 辐射缝隙的等效电路和阻抗计算第19-23页
        2.2.1 A.F. Stevenson计算第20-22页
        2.2.2 Hung Yuet Yee计算第22-23页
    2.3 提高天线增益的方法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透射增强特性和类F-P腔理论第26-38页
    3.1 透射增强理论第26-30页
        3.1.1 表面等离子体第26-28页
        3.1.2 衰逝波理论第28-29页
        3.1.3 谐振腔模型第29-30页
    3.2 类F-P腔理论第30-32页
    3.3 具有谐振腔结构的金属透射增强特性研究第32-37页
        3.3.1 透射系数的对比第33-34页
        3.3.2 内嵌腔体位置对金属透射特性的影响第34-35页
        3.3.3 内嵌腔长度对金属透射特性的影响第35-36页
        3.3.4 内嵌腔厚度对金属透射特性的影响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双频高增益天线设计第38-52页
    4.1 天线的设计第38页
    4.2 天线的相关参数介绍第38-39页
    4.3 加载覆盖层结构的天线设计第39-45页
        4.3.1 天线的结构第39-43页
        4.3.2 天线的实测与分析第43-45页
    4.4 具有阵列开腔结构的缝隙天线设计第45-51页
        4.4.1 天线的结构第45-48页
        4.4.2 天线的测试与结果分析第48-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管支架扩张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下一篇:纳米载体递送小分子miRNA-34a调节剂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