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图像目标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本文的内容组织安排 | 第13-16页 |
2 图式理论概述 | 第16-26页 |
·引言 | 第16页 |
·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 | 第16-20页 |
·发展过程 | 第16-17页 |
·现代图式理论中的图式概念 | 第17-18页 |
·图式的运算方法 | 第18-19页 |
·图式理论对人的人认知结构发展过程的描述 | 第19-20页 |
·人工智能领域的图式理论 | 第20-25页 |
·研究历程 | 第20-21页 |
·人工智能领域的图式含义 | 第21页 |
·仿人智能控制理论对图式理论的引用 | 第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联合轮廓特征矢量的建立 | 第26-46页 |
·引言 | 第26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26-36页 |
·图像去噪 | 第26-32页 |
·边缘检测 | 第32-36页 |
·联合轮廓特征矢量 | 第36-42页 |
·轮廓提取 | 第36-38页 |
·轮廓绘制 | 第38-39页 |
·轮廓矩不变特征 | 第39-41页 |
·轮廓几何特征 | 第41-42页 |
·联合轮廓特征矢量的建立 | 第42页 |
·实验验证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4 图像目标识别系统感知图式的 ART2 网络描述 | 第46-62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ART2 网络 | 第47-50页 |
·ART2 网络的结构 | 第47-48页 |
·ART2 网络的运算规则 | 第48-49页 |
·ART2 网络的学习规则 | 第49-50页 |
·ART2 网络的改进 | 第50-56页 |
·活跃度 | 第50-53页 |
·警戒值调节机制 | 第53-54页 |
·改进的ART2 网络的具体计算步骤 | 第54-56页 |
·基于改进的ART2 网络的图像目标识别系统 | 第56-61页 |
·感知图式在图像目标识别系统中的实现 | 第56-58页 |
·改进的ART2 网络对认知过程的模拟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仿真实验 | 第62-76页 |
·图像采集 | 第62-63页 |
·提取样本的联合轮廓特征矢量 | 第63-65页 |
·分类对比实验 | 第65-75页 |
·交替样本快速学习下的稳定性-可塑性对比 | 第65-69页 |
·连续样本快速学习下的稳定性-可塑性对比 | 第69-72页 |
·交替样本慢速学习不同警戒值分类性能对比 | 第72-73页 |
·连续样本慢速学习不同警戒值分类性能对比 | 第73-75页 |
·实验结论 | 第75-76页 |
6 结束语 | 第76-78页 |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第76页 |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 | 第8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4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