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辨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证治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研究进展第11-17页
    1. 现代医学认识第11-14页
        1.1 定义第11页
        1.2 临床表现第11页
        1.3 发病机制第11-12页
        1.4 诊断第12-13页
        1.5 治疗第13-14页
    2. 中医学认识第14-17页
        2.1 病名第14页
        2.2 病因病机第14-15页
        2.3 治疗第15-17页
第二部分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第17-19页
    1 存在问题第17页
        1.1 辨证分型不统一第17页
        1.2 研究方法不客观第17页
        1.3 名家经验传承不足第17页
    2 解决方法第17-19页
        2.1 研究方案第17页
        2.2 研究内容第17页
        2.3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三部分 数据挖掘研究第19-32页
    1 研究对象第19页
        1.1 病案来源第19页
        1.2 纳入标准第19页
        1.3 排除标准第19页
        1.4 一般资料第19页
    2 研究方法第19-23页
        2.1 信息采集第19-20页
        2.2 数据清理第20页
        2.3 数据规范第20-21页
        2.4 数据挖掘方法第21-23页
    3 结果第23-32页
        3.1 整体情况第23-27页
        3.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第27-29页
        3.3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第29-32页
第四部分 讨论与结论第32-41页
    1 一般情况第32页
    2 病因认识第32-33页
    3 病位认识第33页
        3.1 肢体骨节为主第33页
        3.2 脏腑重点在肝肾第33页
    4 病机第33-34页
        4.1 湿热下注第33-34页
        4.2 痰瘀痹阻第34页
        4.3 肝肾亏虚第34页
    5 病理因素第34-35页
        5.1 湿第34-35页
        5.2 热第35页
        5.3 痰第35页
        5.4 瘀第35页
        5.5 多因复合第35页
    6 病机演变第35-36页
        6.1 湿热内蕴、痰瘀痹阻为致病之本第35-36页
        6.2 湿浊下趋,留结骨节第36页
        6.3 湿热蕴结下焦,煎熬津液,酿成砂石第36页
        6.4 湿浊痰瘀久滞,伤及肾肝第36页
        6.5 肝肾不足,虚实夹杂,循环往复第36页
    7 治疗第36-41页
        7.1 分期辨治第36-37页
        7.2 辨证论治第37-38页
        7.3 异病同治第38-39页
        7.4 结合药理第39-40页
        7.5 用药特色第40-41页
第五部分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肾活血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的临床观察及对FeNO的干预作用
下一篇:基于FP-Growth的相关规则分析技术探讨干燥综合征脏腑辨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