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纳米材料简述 | 第9-11页 |
1.1.1 纳米材料的定义 | 第9-10页 |
1.1.2 纳米材料的发展 | 第10-11页 |
1.2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 第11-13页 |
1.2.1 小尺寸效应 | 第11页 |
1.2.2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1-12页 |
1.2.3 表面效应 | 第12页 |
1.2.4 库仑堵塞与量子隧穿效应 | 第12-13页 |
1.2.5 介电限域效应 | 第13页 |
1.3 纳米材料的物理特性 | 第13-15页 |
1.3.1 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能 | 第13-14页 |
1.3.2 纳米材料的磁学性能 | 第14页 |
1.3.3 纳米微粒的力学性能 | 第14页 |
1.3.4 纳米微粒的光学性能 | 第14-15页 |
1.3.5 纳米微粒的气敏性能 | 第15页 |
1.4 气敏传感器简述 | 第15-21页 |
1.4.1 气敏传感器分类 | 第16-19页 |
1.4.2 气体的分类 | 第19-20页 |
1.4.3 气敏传感器的主要参数及特性 | 第20-21页 |
1.4.4 气敏传感器的用途 | 第21页 |
1.5 SnO_2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5.1 SnO_2半导体气敏元件特点 | 第21-22页 |
1.5.2 影响SnO_2气敏响应的主要因素 | 第22页 |
1.5.3 SnO_2半导体气敏元件发展 | 第22-23页 |
1.5.4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4页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6.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4页 |
1.6.2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1.6.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26-39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二氧化锡及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27-38页 |
2.2.1 二氧化锡简介 | 第27-28页 |
2.2.2 二氧化锡纳米带的生长机理 | 第28-29页 |
2.2.3 实验设备 | 第29-33页 |
2.2.4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2.2.5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2.2.6 二氧化锡单根纳米器件的制备 | 第35-36页 |
2.2.7 二氧化锡纳米器件的测量 | 第36页 |
2.2.8 控制二氧化锡纳米带的生长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表征及对比分析 | 第39-49页 |
3.1 纯净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39-41页 |
3.1.1 纯净SnO_2纳米带扫描电镜图 | 第39页 |
3.1.2 纯净SnO_2纳米带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图 | 第39-40页 |
3.1.3 纯净SnO_2纳米带的XRD图谱 | 第40-41页 |
3.1.4 纯净SnO_2纳米带的EDS图谱 | 第41页 |
3.2 Y掺杂SnO_2纳米带的表征 | 第41-45页 |
3.2.1 Y掺杂SnO_2纳米带的形貌分析(SEM) | 第41-42页 |
3.2.2 Y掺杂SnO_2纳米带的微观结构(HRTEM) | 第42-43页 |
3.2.3 Y掺杂SnO_2纳米带的结晶特征(XRD) | 第43-44页 |
3.2.4 Y掺杂SnO_2纳米带的成分及状态分析(EDS、XPS) | 第44-45页 |
3.3 Er掺杂SnO_2纳米带的表征 | 第45-49页 |
3.3.1 Er掺杂SnO_2纳米带的形貌分析(SEM) | 第45-46页 |
3.3.2 Er掺杂SnO_2纳米带的微观结构(HRTEM) | 第46页 |
3.3.3 Er掺杂SnO_2纳米带的结晶特征(XRD) | 第46-47页 |
3.3.4 Er掺杂SnO_2纳米带的成分及状态分析(EDS、XPS) | 第47-49页 |
第4章 纯净与稀土掺杂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气敏性质对比研究 | 第49-63页 |
4.1 纯净二氧化锡的气敏性质 | 第49-51页 |
4.1.1 纯净二氧化锡单根纳米带的欧姆接触 | 第49页 |
4.1.2 纯净二氧化锡单根纳米带对有毒气体的气敏特性 | 第49-51页 |
4.2 Y~(3+)掺杂二氧化锡纳米带的气敏特性 | 第51-55页 |
4.2.1 Y~(3+)掺杂二氧化锡单根纳米带的欧姆接触 | 第51页 |
4.2.2 Y~(3+)掺杂二氧化锡单根纳米带对有机气体的气敏特性 | 第51-53页 |
4.2.3 不同Y~(3+)掺杂量二氧化锡单根纳米带对有毒气体的气敏特性 | 第53-55页 |
4.3 Er~(3+)掺杂二氧化锡纳米带的气敏特性 | 第55-60页 |
4.3.1 Er~(3+)掺杂二氧化锡单根纳米带的欧姆接触 | 第55-56页 |
4.3.2 Er~(3+)掺杂二氧化锡单根纳米带对有毒气体的气敏特性 | 第56-60页 |
4.4 SnO_2及其掺杂纳米带的气敏机理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SnO_2纳米带的光学性能研究 | 第63-71页 |
5.1 拉曼光谱研究 | 第63-65页 |
5.1.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 第63-64页 |
5.1.2 纯净SnO_2纳米带的拉曼光谱 | 第64页 |
5.1.3 Y~(3+)、Er~(3+) 掺杂SnO_2纳米带的拉曼光谱 | 第64-65页 |
5.2 SnO_2纳米带的光学带隙研究 | 第65-68页 |
5.2.1 测定光学带隙的基本原理 | 第66页 |
5.2.2 纯净SnO_2纳米带的禁带宽度 | 第66-67页 |
5.2.3 Y~(3+)掺杂SnO_2纳米带的禁带宽度 | 第67页 |
5.2.4 Er~(3+)掺杂SnO_2纳米带的禁带宽度 | 第67-68页 |
5.3 SnO_2纳米带的光致发光研究 | 第68-69页 |
5.3.1 光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68页 |
5.3.2 纯净SnO_2纳米带的PL光谱 | 第68-69页 |
5.3.3 Y~(3+)、Er~(3+)掺杂SnO_2纳米带的PL光谱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基金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