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白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19页 |
第一节 中医学研究 | 第10-13页 |
1 病名沿革 | 第10页 |
2 病因病机 | 第10-11页 |
3 辨证分型 | 第11-12页 |
4 中医治疗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西医学研究 | 第13-19页 |
1 病原学研究 | 第14页 |
2 流行病学研究 | 第14页 |
3 发病机制 | 第14-15页 |
4 临床表现 | 第15页 |
5 并发症 | 第15页 |
6 西医治疗 | 第15-19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9-28页 |
第一节 临床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第二节 临床研究方法 | 第19-25页 |
1 具体技术路线 | 第19页 |
2 样本选择 | 第19-20页 |
3 治疗方案设计 | 第20-21页 |
4 临床观察设计 | 第21-24页 |
5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4页 |
6 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试验结果 | 第25-28页 |
1 病例治疗前基础资料比较 | 第25-26页 |
2 病例治疗后结果比较 | 第26-27页 |
3 安全性评估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总结与讨论 | 第28-34页 |
第一节 临床试验结果总结 | 第28页 |
第二节 轮状病毒检测情况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理论讨论 | 第29-34页 |
1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因"燥"致泄 | 第29-30页 |
2 黄白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 第30-33页 |
3 不足与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