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碳饥饿诱导拟南芥衰老过程中自噬蛋白ATG8e的鉴定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1.1 自噬的发现和发展历程第10页
    1.2 自噬的生物学意义第10页
    1.3 自噬的分类和生物学过程第10页
    1.4 植物自噬的分子调控机制第10-13页
        1.4.1 类泛素化耦联系统第10-12页
        1.4.2 ATG9膜脂循环系统第12页
        1.4.3 PtdIns3K复合体第12-13页
        1.4.4 Vti12 SNARE复合体第13页
    1.5 植物细胞自噬的生理功能第13-15页
        1.5.1 自噬参与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第13页
        1.5.2 自噬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第13-14页
        1.5.3 自噬参与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第14页
        1.5.4 自噬参与植物抵御病原体侵染第14-15页
    1.6 植物自噬的调控第15-17页
    1.7 自噬的研究方法第17-19页
        1.7.1 显微镜观察法第17-19页
        1.7.2 免疫印迹检测第19页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页
    1.9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ATG8e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21-37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1-32页
        2.2.1 材料第21-28页
        2.2.2 实验方法第28-3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2.3.1 鉴定pGEX-4T1ATG8e原核表达载体第32-33页
        2.3.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第33-34页
        2.3.3 ATG8e多克隆抗体的有效性检测和其制备第34页
        2.3.4 ATG8e多克隆抗体对拟南芥内源ATG8e蛋白的特异性检测第34-35页
    2.4 讨论第35-37页
第三章 PBA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37-43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7-40页
        3.2.1 材料第37-38页
        3.2.2 实验方法第38-4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3.3.1 鉴定pET28a-PBA1原核表达载体第40页
        3.3.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第40-41页
        3.3.3 His-PBA1多克隆抗体的有效性检测和制备第41-42页
    3.4 讨论第42-43页
第四章 ATG8e和ATG8e-PE条带的鉴定第43-57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3-50页
        4.2.1 材料第43-47页
        4.2.2 实验方法第47-50页
    4.3 实验结果第50-56页
        4.3.1 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碳饥饿5天实验结果第50-51页
        4.3.2 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碳饥饿time-course实验结果第51-52页
        4.3.3 Conanamycin 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第52-53页
        4.3.4 BTH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第53-54页
        4.3.5 E-64d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第54页
        4.3.6 在ATG8e过表达T3代植物中检测ATG8e和ATG8e-PE的表达第54页
        4.3.7 磷脂酶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第54-55页
        4.3.8 突变体atg5-1 和atg7-3 植物中检测ATG8e和ATG8e-PE的表达第55-56页
    4.4 讨论第56-57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缩略词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镇级政府综治信访维稳机制研究--以阳东县雅韶镇为例
下一篇:模拟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