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外资并购概述 | 第8-17页 |
(一) 外资并购的基本含义 | 第8-10页 |
1. 外资与并购 | 第8-9页 |
2. 外资并购与经营者集中 | 第9-10页 |
(二) 反垄断法意义上的外资并购类型分析 | 第10-12页 |
1. 横向并购 | 第11页 |
2. 纵向并购 | 第11页 |
3. 混合并购 | 第11-12页 |
(三) 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第12-17页 |
1. 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2. 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发展特点 | 第15-17页 |
二、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反垄断审查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22页 |
(一) 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 第17-19页 |
1. 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短缺,加快资本重组 | 第17-18页 |
2. 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 | 第18页 |
3. 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规模效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 级 | 第18页 |
4. 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全面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第18-19页 |
(二) 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 第19-21页 |
1. 可能导致行业垄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 第19页 |
2. 可能导致被并购的国有企业的价值被低估,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 第19-20页 |
3. 可能造成原有民族品牌消亡,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 | 第20页 |
4. 可能削弱我国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革新能力,最终影响我国行业整体安全 | 第20-21页 |
(三) 外资并购形成垄断的现状是我国对其反垄断审查的必然选择 | 第21-22页 |
三、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实体审查标准研究 | 第22-29页 |
(一) 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一般实质性审查标准 | 第22-24页 |
1. 实质减少竞争标准 | 第22-23页 |
2. 市场支配地位标准 | 第23页 |
3. 严重损害有效竞争标准 | 第23-24页 |
(二) 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综合性审查标准 | 第24-29页 |
1. 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24-26页 |
2. 市场份额及市场控制力 | 第26页 |
3. 市场集中度 | 第26-27页 |
4. 市场进入障碍 | 第27-29页 |
四、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程序审查标准研究 | 第29-35页 |
(一)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申报制度 | 第29-32页 |
1. 申报标准 | 第29-30页 |
2. 申报主体 | 第30页 |
3. 申报内容 | 第30-31页 |
4. 申报时间 | 第31页 |
5. 申报豁免 | 第31-32页 |
(二)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审查制度 | 第32-35页 |
1. 审查程序 | 第32-33页 |
2. 审查豁免制度 | 第33-35页 |
五、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 第35-40页 |
(一)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35-38页 |
1.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立法概况 | 第35-36页 |
2.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执法机构建设 | 第36页 |
3.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方面现有制度的不足 | 第36-38页 |
(二) 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的完善 | 第38-40页 |
1. 进一步完善以《反垄断法》为基础的外资并购规制法律体系 | 第38页 |
2. 进一步完善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法律的域外效力问题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