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7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2 无站台柱雨棚的由来与发展 | 第13-15页 |
1.1.3 张弦梁结构介绍及应用 | 第15-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1 建筑结构受撞击荷载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张弦梁结构受撞击爆炸荷载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流程 | 第19-20页 |
第2章 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及基本理论 | 第20-27页 |
2.1 LS-DYNA软件及显式积分算法 | 第20-22页 |
2.1.1 LS-DYNA软件简介 | 第20-21页 |
2.1.2 显式积分算法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2.2 有限元方法基本理论及有限单元 | 第22-26页 |
2.2.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分析过程 | 第22-24页 |
2.2.2 接触-碰撞数值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2.3 沙漏控制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张弦梁结构列车撞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 第27-51页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32页 |
3.1.1 列车模型 | 第27-28页 |
3.1.2 实体雨棚柱钢管材料、上部钢结构本构参数本构参数 | 第28-29页 |
3.1.3 实体雨棚柱混凝土材料本构参数 | 第29-32页 |
3.2 撞击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 | 第32-49页 |
3.2.1 撞击全程分析 | 第32-33页 |
3.2.2 柱顶连接部分全程分析 | 第33-37页 |
3.2.3 索单元全程分析 | 第37-39页 |
3.2.4 梁单元全程分析 | 第39-45页 |
3.2.5 腹杆单元全程分析 | 第45-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张弦梁结构动力响应因素与拉索预应力损失研究 | 第51-69页 |
4.1 不同边界条件下张弦梁结构的动力响应 | 第51-58页 |
4.2 列车不同初速度撞击下张弦梁结构的动力响应 | 第58-65页 |
4.3 索单元预应力损失及损失后结构安全性 | 第65-68页 |
4.3.1 预应力损失值 | 第65-66页 |
4.3.2 雨棚模型 | 第66页 |
4.3.3 预应力损失前后的结构响应 | 第66-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