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与处罚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导言第7-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7-8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8页
    三、文献综述第8-10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0页
    五、论文结构第10页
    六、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0-11页
第一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第11-17页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基本概念第11-12页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第12-17页
第二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类型及特点第17-20页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类型第17-18页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点第18-20页
        一、犯罪对象是公众资金第18页
        二、所募资金主要用于生产经营第18页
        三、涉及范围广,受害人多,后果严重第18页
        四、类型多样,手段隐秘,欺骗性强第18-19页
        五、案件办理难度大,矛盾化解难第19-20页
第三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理论分析第20-27页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经济学理论分析第20页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刑法理论分析第20-22页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停止形态第21页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共犯认定第21页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罪数形态的分析第21-22页
    第三节 容易混淆的罪名分析第22-27页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第22-25页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擅自发行公司股票、债券罪第25-27页
第四章 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处理困境问题第27-32页
    第一节 适用扩大化第27-28页
        一、理论争议大第27-28页
        二、司法适用扩大化第28页
    第二节 执法不严第28页
    第三节 民刑区分不清第28-29页
    第四节 相似罪名适用不准确第29-30页
    第五节 相关主体地位不明,用语不够精炼第30-32页
第五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的运用第32-36页
    第一节 二次性违法理论的基本原理第32-33页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的运用第33-36页
        一、要正确界定行为的性质第33-34页
        二、要注意区分前置法行为与刑法行为第34页
        三、要正确适用刑法的规定第34-36页
第六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完善第36-42页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缺陷第36-38页
        一、立法理念体现国家金融本位主义第36页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解释、适用缺陷第36-38页
        三、对违法但不犯罪的行为无法规制第38页
        四、罪名有缺陷第38页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依据的完善第38-39页
    第三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标准的完善第39-40页
    第四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罚的完善第40页
    第五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罪名的完善第40-41页
    第六节 立法确立民间融资地位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汇率波动对重庆市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传导机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国梦的哲学阐释及其实现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