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具有检测细胞内氧化/还原物种功能的荧光探针设计及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1.1 引言第8页
    1.2 生物体内HClO/ClO~-的生理作用及检测技术第8-12页
        1.2.1 基于对甲氧基苯酚设计的次氯酸荧光探针第9页
        1.2.2 基于对烷氧基苯胺设计的次氯酸荧光探针第9-10页
        1.2.3 基于含硫、硒原子响应位点设计的次氯酸荧光探针第10-11页
        1.2.4 基于羟肟酸设计的次氯酸荧光探针第11页
        1.2.5 基于双键氧化设计的次氯酸荧光探针第11-12页
    1.3 生物体内硫醇化合物的生理作用及检测手段第12-18页
        1.3.1 基于醛类环化反应设计的硫醇类荧光探针第13-14页
        1.3.2 基于亲核加成反应设计的硫醇类荧光探针第14-16页
        1.3.3 基于断裂反应设计的硫醇类荧光探针第16-17页
        1.3.4 基于硫醇亲核取代设计的硫醇类荧光探针第17-18页
    1.4 本论文工作的设计思路第18-20页
第二章 基于二氰基异氟尔酮结构的次氯酸根荧光探针第20-33页
    2.1 设计思路第20页
    2.2 实验部分第20-22页
        2.2.1 仪器和试剂第20页
        2.2.2 荧光探针X1和X2的合成路线第20-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32页
        2.3.1 探针的识别选择性实验第22-24页
        2.3.2 探针的滴定实验以及检测限的测定第24-26页
        2.3.3 探针的干扰性实验第26-27页
        2.3.4 探针的pH适用范围第27-28页
        2.3.5 探针的动力学研究第28页
        2.3.6 探针的识别机理第28-29页
        2.3.7 探针的细胞成像第29-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二氰基异氟尔酮结构的硫醇类荧光探针第33-54页
    3.1 设计思路第33页
    3.2 实验部分第33-35页
        3.2.1 仪器和试剂第33页
        3.2.2 荧光探针T1和T2的合成路线第33-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53页
        3.3.1 探针的识别选择性实验第35-36页
        3.3.2 探针的滴定实验以及检测限的测定第36-43页
        3.3.3 探针的识别机理第43-44页
        3.3.4 探针的干扰性实验第44-46页
        3.3.5 探针T1的pH适用范围第46页
        3.3.6 探针的反应时间及反应速率的测定第46-49页
        3.3.7 探针T2的变温实验以及在血清中的应用第49-50页
        3.3.8 探针的细胞成像实验第50-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基于二氰基异氟尔酮结构的汞离子荧光探针第54-63页
    4.1 设计思路第54页
    4.2 实验部分第54-55页
        4.2.1 仪器和试剂第54页
        4.2.2 荧光探针H1的合成路线第54-5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5-62页
        4.3.1 探针的识别选择性实验第55-56页
        4.3.2 探针的滴定实验以及检测限的测定第56-58页
        4.3.3 Job's Plots实验第58-59页
        4.3.4 探针对汞离子和银离子的识别机理第59页
        4.3.5 探针的干扰性实验第59-60页
        4.3.6 探针的pH适用范围第60-61页
        4.3.7 探针的可逆性实验第61页
        4.3.8 探针的细胞成像实验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制性细胞衰老的触发动力学机制研究
下一篇:明胶酶及cRGD双靶向USPIO的合成和用于胃癌动物模型的MRI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