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 1.3.1 绿道概念的历史演进 | 第12-14页 |
| 1.3.2 国外绿道网络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1.3.3 国内绿道网络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0页 |
| 1.5 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第22页 |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6页 |
| 2.2.1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2.2.2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6-30页 |
| 3.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 3.2 绿道建设与发展概况 | 第27-28页 |
| 3.3 相关规划与政策导向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洛阳市景观吸引力与绿道发展需求空间匹配度分析 | 第30-46页 |
| 4.1 绿道构建关键要素识别 | 第30-33页 |
| 4.2 景观吸引力空间格局分析 | 第33-40页 |
| 4.2.1 景观吸引力综合评价 | 第34-38页 |
| 4.2.2 景观吸引力空间格局 | 第38-40页 |
| 4.3 绿道发展需求空间格局分析 | 第40-43页 |
| 4.3.1 绿道发展需求分析 | 第40-43页 |
| 4.3.2 绿道发展需求空间格局 | 第43页 |
| 4.4 景观吸引力-发展需求空间匹配度分析 | 第43-46页 |
| 第五章 洛阳市多功能复合型绿道网络构建研究 | 第46-67页 |
| 5.1 单功能绿道网络构建 | 第46-61页 |
| 5.1.1 生态绿道网络构建 | 第46-50页 |
| 5.1.2 遗产绿道网络构建 | 第50-53页 |
| 5.1.3 通勤绿道网络构建 | 第53-61页 |
| 5.2 基于综合适宜性的多功能复合型绿道网络构建 | 第61-63页 |
| 5.3 多功能复合型绿道网络规划 | 第63-67页 |
| 5.3.1 绿道网络的空间结构 | 第63-65页 |
| 5.3.2 绿道网络建设的重点地段与时序分析 | 第65-66页 |
| 5.3.3 绿道网络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67页 |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67页 |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76-78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