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软件定义光网络中跨层抗毁策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注释表第9-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2页
    1.1 智能光网络的发展概述第11-17页
        1.1.1 基于GMPLS的ASON概述第12-14页
        1.1.2 基于PCE的多域光网络概述第14-16页
        1.1.3 基于SDN的SDON概述第16-17页
    1.2 光网络抗毁技术概述第17-19页
    1.3 SDON抗毁设计的关键问题第19-20页
        1.3.1 跨层抗毁问题第19页
        1.3.2 控制平面的抗毁问题第19-20页
        1.3.3 数据平面的抗毁问题第20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20-22页
第2章 软件定义光网络架构第22-28页
    2.1 SDON集中控制结构第22-23页
    2.2 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间的控制接口第23-26页
        2.2.1 扩展的Open Flow协议第23-25页
        2.2.2 扩展的流表结构第25-26页
    2.3 控制器功能扩展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最小点覆盖的控制平面跨层抗毁策略第28-44页
    3.1 研究背景第28-29页
    3.2 分级管控网络模型第29-30页
    3.3 控制器部署的理论分析第30-33页
        3.3.1 部署目标第30-31页
        3.3.2 最小点覆盖的抗毁优势第31-33页
    3.4 C-MPC算法实现第33-37页
    3.5 SCC-CLIM算法实现第37-39页
    3.6 仿真与数值分析第39-42页
        3.6.1 性能指标第39页
        3.6.2 数值分析第39-41页
        3.6.3 仿真验证第41-42页
    3.7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基于跨层联合优化模型的数据平面抗毁策略第44-69页
    4.1 研究背景第44-46页
    4.2 跨层联合优化模型第46-50页
        4.2.1 网络层次的细化第46-48页
        4.2.2 层间协同控制第48-50页
    4.3 多层资源的数学建模第50-57页
        4.3.1 多层建模的必要性第50-54页
        4.3.2 多层建模第54-57页
    4.4 跨层抗毁策略描述第57-63页
        4.4.1 跨层路由与资源分配的实现第58-61页
        4.4.2 共享压缩的实现第61-63页
    4.5 仿真性能分析第63-68页
        4.5.1 仿真环境第63-64页
        4.5.2 时间复杂度分析第64页
        4.5.3 性能指标第64页
        4.5.4 仿真分析第64-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第69-71页
    5.1 全文总结第69-70页
    5.2 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标先用权保护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行业协会自治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