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2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2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2-24页
     ·研究思路第22-24页
     ·研究方法第24页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4-25页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第24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3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5-27页
     ·农村居民点第25-26页
     ·土地整理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第26-27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基础第27-32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7-28页
     ·产权理论第28-29页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第29页
     ·城乡一体化理论第29-30页
     ·区位理论第30-31页
     ·人居环境理论第31页
     ·小结第31-32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主要任务第32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基本原则第32-34页
     ·统筹规划、集约用地的原则第32页
     ·自愿合法、合理补偿的原则第32页
     ·经济可行性原则第32-33页
     ·因地制宜原则第33页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第33-34页
第三章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第34-44页
   ·甘肃省概况第34-36页
     ·地理位置第34页
     ·经济发展概况第34-35页
     ·资源概况第35页
     ·土地利用现状第35-36页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分析第36-39页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第36-37页
     ·近几年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第37-39页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9-42页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9-40页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原因分析第40-42页
   ·甘肃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难点分析第42-44页
     ·农民进行整理的积极性不高第42页
     ·居民点整理的难度大,基层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缺乏第42页
     ·村庄归并困难,复垦土地利用难第42-43页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整理所需资金筹措困难第43页
     ·有关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制度不够完善第43-44页
第四章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驱动力分析第44-52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驱动力作用机理第44-47页
     ·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推动作用第44-45页
     ·新农村建设推动作用第45-46页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驱动第46页
     ·土地优化配置的要求第46-47页
     ·制度、政策的激励效应第47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驱动力模型的构建第47-48页
     ·模型构建的原则第47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驱动力指标的构建第47-48页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驱动力分析第48-52页
     ·数据来源第48页
     ·引用模型第48-49页
     ·灰色关联分析步骤第49-50页
     ·模型的运算第50-52页
第五章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第52-62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内涵第52-53页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内涵第52页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的动力来源第52-53页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理论潜力测算第53-55页
     ·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法第53-54页
     ·户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法第54-55页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体系第55-62页
     ·指标选取原则第55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5-57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的基本原理第57-60页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的测算第60-62页
第六章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区研究第62-71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内涵与特征第62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内涵第62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特征第62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选择第62-65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第62-63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比较第63-64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选择第64-65页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区研究第65-71页
     ·兰白黄河沿岸黄土丘陵区第65-66页
     ·陇东、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半干旱区第66-67页
     ·河西走廊绿洲区第67-68页
     ·河西山地荒漠区第68页
     ·陇南山地丘陵区第68-69页
     ·甘南高原区第69-71页
第七章 推进甘肃省农村居民点整理实现途径探讨第71-77页
   ·明晰产权,加强产权产籍管理第71页
   ·科学编制乡镇建设规划第71-72页
   ·建立居民点整理专项基金,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第72-73页
   ·调动村民整理居民点的积极性,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收益分配机制第73页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第73-74页
   ·完善农村居民点拆迁补偿措施,保障农民权益第74-77页
第八章 结论第77-79页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77-78页
   ·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酒泉市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农民合作与信任研究--以甘肃L村修路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