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第11-13页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页 |
二、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3-26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一、普惠金融的含义 | 第13-14页 |
二、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的含义 | 第14页 |
第二节 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关系 | 第14-21页 |
一、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15-17页 |
二、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17-20页 |
三、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 | 第21-24页 |
一、公平价值 | 第21-22页 |
二、正义价值 | 第22-23页 |
三、安全价值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构建的意义 | 第24-26页 |
一、有利于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权利 | 第24页 |
二、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包容性 | 第24页 |
三、有利于推进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第24页 |
四、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机制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国外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发展情况及启示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国外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发展情况的考察 | 第26-28页 |
一、美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考察 | 第26-27页 |
二、英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考察 | 第27-28页 |
三、印度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考察 | 第28页 |
第二节 对我国的启示作用分析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现状与问题 | 第31-38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现状 | 第31-34页 |
一、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国家政策规范 | 第31-32页 |
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立法及变迁 | 第32-33页 |
三、对于当前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的基本评价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一、指导理念滞后 | 第34-35页 |
二、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35-36页 |
三、基本制度缺失 | 第36-37页 |
四、保障实施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构建的对策建议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38-40页 |
一、政府主导原则 | 第38页 |
二、民生利益原则 | 第38-39页 |
三、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权利倾斜保护原则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立法体系的构建 | 第40-42页 |
一、立法体系构建模式 | 第40-41页 |
二、主要立法构成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基本制度的构建 | 第42-46页 |
一、农村金融机构激励与约束制度 | 第42-43页 |
二、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保障制度 | 第43页 |
三、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权利配置制度 | 第43-44页 |
四、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制度 | 第44-45页 |
五、农村信用建设制度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