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手性与手性合成技术 | 第12-14页 |
·手性技术 | 第12-13页 |
·对映体组成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 | 第13-14页 |
·不对称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多相不对称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传统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加氢 | 第14-15页 |
·由手性分子修饰的多相催化加氢体系 | 第15-16页 |
·均相不对称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磷原子手性配体 | 第16-18页 |
·均相不对称加氢催化剂的多相化的发展 | 第18-19页 |
·不对称催化加氢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19-20页 |
·不对称合成龙脑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课题背景 | 第20-21页 |
·樟脑不对称还原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使用硅烷制取 | 第21页 |
·使用碱金属还原 | 第21页 |
·固体酸催化α-蒎烯和松节油 | 第21页 |
·使用格氏试剂 | 第21-22页 |
·电还原樟脑合成龙脑 | 第22页 |
·其他还原剂 | 第22页 |
·课题研究思路 | 第22-2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 | 第22-2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案 | 第25-35页 |
·技术路线的确定 | 第25页 |
·实验原理 | 第25-26页 |
·课题方法的构思 | 第26-27页 |
·课题方法的设想 | 第26-27页 |
·实验设计 | 第27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7-29页 |
·主要试剂和原料 | 第27-2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8-29页 |
·TA-NaBr/RaneyNi 不对称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页 |
·RaneyNi 的前处理 | 第29页 |
·RaneyNi 的预修饰过程 | 第29页 |
·加氢反应 | 第29-31页 |
·樟脑预处理 | 第29-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页 |
·产物的分析与测定 | 第30-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33页 |
·催化剂性能考察办法 | 第31页 |
·产物测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 第31-3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3-34页 |
·催化剂表面酒石酸负载量的测定 | 第33页 |
·X 射线衍射研究 | 第33页 |
·催化剂表面NaBr 负载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SEM 研究 | 第34页 |
·红外光谱研究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催化剂修饰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5-47页 |
·修饰溶液 PH 值的影响 | 第35-37页 |
·修饰液中酒石酸浓度及其负载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修饰温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修饰时间的影响 | 第40-42页 |
·修饰助剂的影响 | 第42-44页 |
·其他条件对 RaneyNi 活性及光学选择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修饰过程中引入空气的影响 | 第44页 |
·超声因素的影响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7-58页 |
·引言 | 第47页 |
·溶剂的影响 | 第47-48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添加乙酸钠的影响 | 第49-51页 |
·氢气压力的影响 | 第51-52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2-54页 |
·反应底物和催化剂之比的影响 | 第54-55页 |
·其他反应因素的影响 | 第55页 |
·催化剂催化寿命的考察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机理研究 | 第58-68页 |
·RaneyNi 负载酒石酸的测定结果 | 第58-59页 |
·RaneyNi 负载NaBr 量的分析结果 | 第59-60页 |
·XRD 研究 | 第60-61页 |
·RaneyNi 在修饰前后和反应前后SEM 研究 | 第61-63页 |
·红外谱图分析 | 第63-64页 |
·催化机理初探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8-70页 |
·实验结论 | 第68-69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 硕士学位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