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导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目的第8-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页
    1.3 研究方法第9-10页
        1.3.1 文献分析法第9页
        1.3.2 问卷调查法第9页
        1.3.3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9-10页
    1.4 主要内容、技术路线第10-11页
        1.4.1 主要内容第10页
        1.4.2 技术路线第10-11页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11-13页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1-12页
        1.5.2 存在的不足之处第12-13页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第13-20页
    2.1 概念界定第13页
        2.1.1 农村劳动力第13页
        2.1.2 就业非农化第13页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2.2.1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的理论研究第13-14页
        2.2.2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理研究第14-15页
        2.2.3 关于农户兼业行为和非农化研究第15-16页
        2.2.4 关于就业“非农化”行为的实证研究第16-18页
    2.3 研究述评第18-20页
3 数据说明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行为现状分析第20-23页
    3.1 数据说明第20-21页
        3.1.1 数据来源第20页
        3.1.2 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情况分析第20-21页
    3.2 样本特征第21-23页
4 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23-30页
    4.1 变量的确定和定义第23-24页
        4.1.1 变量的确定第23-24页
        4.1.2 变量的定义第24页
    4.2 变量的描述第24-25页
    4.3 模型构建与估计结果第25-30页
        4.3.1 模型构建第25页
        4.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第25-28页
        4.3.3 就业非农化的区域选择差异第28-30页
5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30-32页
    5.1 结论第30-31页
        5.1.1 人力资本助于提升就业非农化程度第30页
        5.1.2 外出务工情况促进就业非农化行为第30页
        5.1.3 积累的社会资本水平促进农户本地非农化第30页
        5.1.4 土地流转情况“并不必然影响”就业非农化行为第30页
        5.1.5 外出就业扶持政策显著影响就业非农化行为第30-31页
        5.1.6 区位特征优势带动农户就业非农化行为第31页
    5.2 政策建议第31-32页
        5.2.1 加大农户技能水平的培训支持力度,推动专业化分工第31页
        5.2.2 有序推进农地流转和农地确权工作,解放农村劳动力第31页
        5.2.3 深化农村土地及相关要素市场改革,优化劳动力配置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赣南原中央苏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与贫困特征相关度研究
下一篇:江西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