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广西部分高校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6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四、网络诚信与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内容第15-16页
第一章 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调查分析第16-26页
    第一节 样本的基本情况第16-17页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调查数据分析第17-26页
        一、大学生网络学习诚信现状分析第17-20页
        二、大学生网络商务诚信现状分析第20-21页
        三、大学生网络求职诚信现状分析第21-22页
        四、大学生网络交际诚信现状分析第22-26页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6-34页
    第一节 主体网络诚信素质因素第26-30页
        一、自身因素:大学生主体性根源第26-28页
        二、教育因素:网络诚信教育滞后第28-30页
    第二节 网络系统内部根源第30-33页
        一、网络诚信规范制度不健全第30-31页
        二、网络技术漏洞与局限第31-32页
        三、网络社会的特点所致第32-33页
    第三节 现实社会中失信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第33-34页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诚信建设对策第34-44页
    第一节 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素质第34-37页
        一、培养大学生网络诚信自律意识第34-35页
        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第35页
        三、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疏导第35-36页
        四、强化对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第36-37页
    第二节 利用网络技术屏蔽大学生网络失信行为第37-39页
        一、登记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第38页
        二、利用过滤软件拦截不良信息第38-39页
    第三节 完善网络诚信法规,加强网络法制建设第39-40页
        一、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网络诚信法规第39-40页
        二、结合我国国情,加强网络法制建设第40页
    第四节 加强网络信用制度建设第40-41页
        一、建立大学生网络诚信档案和查询制度第40-41页
        二、网络诚信奖惩制度第41页
    第五节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维护文明网络环境第41-42页
    第六节 净化现实社会诚信环境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第48-51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发电成本及开机优化的新疆电网风电消纳能力研究
下一篇: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