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抽汽供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吸收式热泵供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4 高背压供热国内外现状 | 第12-13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供热热网参数选择及建模 | 第14-20页 |
2.1 —次网和二次网供热参数的确定 | 第14-17页 |
2.2 基于Ebsion热网建模 | 第17-19页 |
2.2.1 Ebsion软件简介 | 第17-18页 |
2.2.2 热网加热器性能模拟计算 | 第18-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大型热电联产汽轮机供热模式分析 | 第20-25页 |
3.1 传统抽凝供热工作原理 | 第20页 |
3.2 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3.2.1 吸收式热泵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3.2.2 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3.3 高背压供热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第4章 抽凝机组供热改造不同方式热经济性比较 | 第25-46页 |
4.1 寒冷地区 | 第27-36页 |
4.1.1 相同热负荷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27-33页 |
4.1.2 最大供热能力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33-36页 |
4.2 次寒冷地区 | 第36-41页 |
4.2.1 相同热负荷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36-39页 |
4.2.2 最大供热能力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39-41页 |
4.3 较温暖地区 | 第41-44页 |
4.3.1 相同热负荷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41-43页 |
4.3.2 最大供热能力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纯凝机组供热改造不同方式热经济性比较 | 第46-55页 |
5.1 寒冷地区 | 第46-49页 |
5.1.1 相同热负荷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46-47页 |
5.1.2 最大供热能力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47-49页 |
5.2 次寒冷地区 | 第49-52页 |
5.2.1 相同热负荷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49-50页 |
5.2.2 最大供热能力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50-52页 |
5.3 较温暖地区 | 第52-54页 |
5.3.1 相同热负荷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52-53页 |
5.3.2 最大供热能力下不同供热方式热经济性对比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