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定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耐久性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公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公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机理及评估研究 | 第15-28页 |
2.1 前言 | 第15页 |
2.2 公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机理分析 | 第15-21页 |
2.2.1 碳化作用 | 第15-17页 |
2.2.2 氯盐侵蚀 | 第17-18页 |
2.2.3 冻融破坏 | 第18-19页 |
2.2.4 碱-集料反应 | 第19-20页 |
2.2.5 混凝土表面磨损 | 第20-21页 |
2.3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 | 第21-27页 |
2.3.1 常用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方法 | 第21-22页 |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22-25页 |
2.3.3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改进思路及特点 | 第25-26页 |
2.3.4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法模型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耐久性的检测及评价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 第28-45页 |
3.1 前言 | 第28页 |
3.2 混凝土耐久性检测 | 第28-31页 |
3.3 公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确定 | 第31-42页 |
3.3.1 材料因素 | 第31-32页 |
3.3.2 设计因素 | 第32-33页 |
3.3.3 施工因素 | 第33-34页 |
3.3.4 后期维护 | 第34页 |
3.3.5 环境因素 | 第34-37页 |
3.3.6 混凝土结构自身状况 | 第37-41页 |
3.3.7 荷载因素 | 第41-42页 |
3.4 权重的确定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工程实例 | 第45-53页 |
4.1 前言 | 第45页 |
4.2 工程概况 | 第45-47页 |
4.3 公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计算分析 | 第47-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页 |
5.2 创新点 | 第53页 |
5.3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1页 |